梨泰院踩踏事故週年 倖存者後來怎麼了?

梨泰院1年前發生什麼事?

2022年10月29日晚間,南韓首爾龍山區的梨泰院舉辦大型萬聖節慶祝活動,約有10萬人聚集於此,大量人潮擠在狹窄而陡峭的巷弄內動彈不得,結果發生多起嚴重踩踏意外。這起事故造成159人死亡、超過100人輕重傷,死傷多為年輕人。

  • 梨泰院意外釀153人死 踩踏事故怎麼發生的?擁擠場所如何自保?【圖解】

事發後,外界質疑警方預估梨泰院當天會湧入10萬人潮,卻只部署200警力;接獲大量的報案電話後,也未能即時處理,有人流管控疏失。

1年後倖存者怎麼了?

不願被稱「倖存者」 劫後重生滿懷愧疚

韓聯社YTN電視台邀請去年在梨泰院事故現場的金初瑢(音譯),分享劫後1年來的感受。金初瑢表示自己在事發後開始接受心理諮商,「諮商師一直告訴我你是倖存者,我討厭聽到這個。我沒有受傷,我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好。我是倖存者嗎?」

對金初瑢而言,心裡一道難以跨越的坎就是愧疚。因為自己沒有受傷,所以總是不禁思考,若自己當初盡最大努力幫助別人,也許他們的命運就會有所不同。

「我沒有將他們的痛苦和死亡視為他人的,而是將其視為我自己的。所以我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我無法排解由此產生的自責和罪惡感。」金初瑢也提到,如此的愧疚是許多倖存者共有的,它就像滾雪球般不斷增長。

被問及是否聽過「去慶祝其他國家跟鬼神相關的節日,所以才會出事」的說法,金初瑢說,這樣說的人很多,災難發生後,就連自己也這麼想,如此的想法更加深了罪惡感。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這不是我們的錯」 倖存者今年仍過萬聖

BBC報導,在踩踏事故發生一年後,倖存者李珠炫(音譯)回到差點讓她喪命的梨泰院小巷。

李珠炫可以找到自己絆倒並摔倒在地的確切位置,並清晰記得當時人們堆在她身上,導致她雙腿肌肉斷裂、癱瘓,接著失去意識。李珠炫後來在吵雜的聲音中甦醒,但仍被困在人群中。

李珠炫回憶,巷弄內到處都是尖叫聲。「人群中的人尖叫著:『請幫助我,我不想死』,俱樂部裡那些能看到正在發生什麼的人,則喊著:『請不要死。』」

住院2個月後,李珠炫的雙腿已大致康復,除了站立時間過長時會有些疼痛外,最初的創傷也逐漸消退。只是當她停下來閱讀貼在小巷牆上的彩色弔唁信時,一滴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了下來。

今年梨泰院將度過一個寂靜的萬聖節,酒吧和俱樂部已宣布不會舉辦派對。不過李珠炫打算參加活動,她說:「我想向人們表明,我們來這裡是為了享受生活,這不是我們的錯。」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1年來政府做了什麼?

相關人員處分

雖然南韓警察廳長在事發後幾天就公開致歉,並有23名警察和政府官員被控過失殺人和疏忽等刑事罪,但審判都還在進行,至今未有任何相關高層人員被起訴或是為事故負責。而內政部長、首爾市長和警察廳等高層皆已被證明沒有不當行為。

《紐約時報》報導,有受害者家屬認為,官僚機構沒有優先考慮公共安全、拒絕坦承自身過失,反而在行之有年的階層組織文化下,選擇保護政府高層。

對受害者補償

南韓政府透過國家創傷中心與首爾精神健康中心,提供梨泰院推擠事故的家屬、傷患與一般市民相關的心理創傷諮詢,首爾市政府支付最高約34.5萬台幣的喪葬費用,本國罹難者家屬也能得到國家紓困基金與減稅優惠。

然而,有事故倖存者表示,即使收到創傷中心的訊息也不想回覆,「它是政府經營的,我不太信任政府,所以去那裡感覺不太舒服。」

政策措施改善

為防止類似情況發生,首爾市府在71個人潮較多的地點增設909個高解析度監視器,25日也舉行萬聖節活動演習,透過AI科技進行人流測試與控管。官方將對16個區域進行特別監控,當每平方米內人數達3人以上時將觸發警告,並準備疏散人群。

不過,南韓政府曾提出修法,明確規範大量人群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聚集時,政府有責任制定安全措施,但國會至今仍未通過法案。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梨泰院踩踏事故週年 倖存者後來怎麼了?
梨泰院事故屆週年 首爾推AI管控人流防悲劇重演
梨泰院事故行安部長逃彈劾 傷亡者家屬批司法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