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尋光之路》明開展 25件真跡畫作亮相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梵谷:尋光之路》特展明(24)日於富邦美術館登場,以「光」為主題,依畫家梵谷創作脈絡,開闢3大展區展出25件來自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的真跡,還以造景重現名畫場景,包括臺灣展覽限定「夜晚露天咖啡座」,讓觀眾彷彿走入梵谷名畫,另外特邀請林志玲錄製語音導覽,介紹畫作背後的故事。

《梵谷:尋光之路》展期至11月11日,由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共同策劃,展出的畫作來自全球最大梵谷真跡收藏之一的「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經主辦單位長時間的接洽與爭取溝通後,此次共匯集25幅珍稀館藏來臺展出,這是近年該館難得首肯的海外移展。在梵谷誕生跨越170週年之際,民眾無須遠赴海外,即有機會親臨藝術史上最絢麗與奔放的色彩。

《梵谷:尋光之路》以「光」為軸心呈現19世紀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文森.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一生創作風格轉變。該展依循梵谷生命的三道光,打造三種不同的場域氛圍,聚焦梵谷創作之初,前往法國時期、繪畫風格成熟之境等不同時期,匯集其短暫而精彩創作歲月的巨作。3 大展區精選25 幅真跡,包括素描系列、自畫像、田園風景、靜物畫和臨摹作等標誌性作品。

梵谷繪畫生涯僅短短10年,畫作變化可觀察到人生軌跡。1881年到1885年創作初期,以寫實灰暗色調為主,1886年後移居法國巴黎,結識多名印象派畫家,開始以高彩度顏料展現光線變化,同時受「點描派」啟發,展現光影之於畫作的獨特觀察。梵谷1888年前往法國亞爾後到晚期,除臨摹作品,也迷戀日本浮世繪,常於畫中展現浮世繪技法。

以中期到後期繪畫表現為例,梵谷時常描繪主題「自畫像」(1887),朝氣蓬勃的筆觸、柔和藍綠色調,展現人物情緒狀態;「日落時柳樹」(1888)可見梵谷到法國南方後色彩轉變,以明亮黃、橙、紅和藍,強調自然豐饒美。完成於1890年的「播種者」及「好撒瑪利亞人」是梵谷分別臨摹畫家米勒與德拉克洛瓦,重心放在對比色運用,營造自己風格,也反映人性關懷。

文森.梵谷畫作中對於光影、色彩的探索以及其濃烈情感的呈現,被後世譽為表現主義的先驅,深刻地影響20世紀的藝術發展,成就了他在藝術史上非凡的地位,他的作品更跨越時代、國界,深受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與景仰。

在梵谷貧困的一生中,高級顏料與畫布總令他難以觸及,梵谷的素描多以炭筆作畫,極易褪色,亦常在畫布上重複作畫,多層油彩的厚塗使顏料更易龜裂、剝落,其多數作品難以保存,隨時間推移已絕少至外界展出。

該展特邀林志玲分享錄製語音導覽,獻聲帶來名畫背後的精彩故事,向小朋友講述梵谷尋光的冒險旅程。主辦單位也推出展覽限定商品, 超過25幅畫作獨家授權圖像打造,近百款梵谷周邊大公開。

《自畫像》梵谷, 1887。(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日落時柳樹》梵谷, 1888。(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好撒瑪利亞人(仿德拉克洛瓦之作)》梵谷, 1890。(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努南的舊塔樓》梵谷, 1884。(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柏樹圍繞的果園》梵谷, 1888。(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播種者(仿米勒之作)》梵谷, 1890。(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餐廳內》梵谷, 1887。(富邦美術館、聯合數位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