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教育新潮流:森林學校讓孩子從小接觸大自然

在香港東部的西貢區,植被茂盛,一群學生穿著黃色的條紋背心和雨靴在綠樹環繞的山坡跑上跑下,用英語唱一首關於森林的歌:「我愛山,我喜歡陽光明媚。」

這裏遠離香港市中心的混凝土叢林,在冷杉和楓樹的庇護下,孩子們和老師們正在試驗一種在亞洲越來越流行的學習方式——森林學校。

森林教育最早於20世紀50年代在丹麥發展起來,通常是在戶外林地裏通過玩耍和動手練習教育孩子。這種方法已經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流行起來。在亞洲,一些人認為它能將孩子與自然聯繫起來,培養一種更獨立、由孩子主導的學習方式。

「這可以幫助我的兒子獲得更多的戶外知識,保持好奇心。培養他們不同的能力,」唐女士說。她看著自己四歲的兒子在樹下的「科學工作室」裏用水和泥學習和玩耍。該課程始於2017年,每兩周舉辦一次,由英國莫爾文學院幼兒園(Malvern College Pre-School)在香港的分校教授。

在丹麥,森林學校興起,一個原因是20世紀50和60年代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意外結果。由於保育設施缺乏,基層教師開始在森林裏的戶外教育3、4歲的孩子。戶外課堂很快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一種文化範式,並在上世紀90年代傳入英國、21世紀初傳入東亞和東南亞。

隨著這一概念在亞洲的擴展,它適應了不同的環境、文化和教育背景,並得到發展。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國紛紛建立森林學校。

「孩子們從玩耍中學到最好的東西,」莫爾文學院的教師克萊爾·瓊斯(Claire Jones)說。

瓊斯將當地元素融入到森林學校模式中,比如香港的多語言環境和自然環境。孩子們在他們周圍的樹林裏用英語或普通話脫口說出動物種類:「蜘蛛!」他們的戶外學校包括海灘和森林。在一次尋寶遊戲中,綁在樹上的紅旗警告孩子們遠離危險的地方,比如一座小山布滿尖利的樹枝。

森林學校的概念還沒有推廣到香港的公立學校。但是莫爾文學院幼兒園的校長傑奎琳·麥克納爾特(Jacqueline McNalty)說,許多當地家長對此很感興趣。

「家長想把孩子帶到戶外,」她說,大自然就像課餘老師。根據她的經驗,森林學校提高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和總體幸福感。「而且還能增強孩子們的信心。這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比如有一次,他們看到垃圾被衝到海灘上,就想採取行動。」

研究表明,戶外活動可以提高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在大自然中玩耍可以鍛煉身體和激發想象力。

一項研究表明,在操場上添加一些自然元素,比如草地、樹木、原木和覆蓋物,可以讓遊戲更有想象力,減少孩子之間的衝突。希臘的約阿尼納大學(University of Ioannina)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奔跑和爬上樹幹可以加強孩子們的力量和協調能力。

然而,對森林學校的一種批評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增長」也可能「帶來問題」,比如偏離了森林學校最初的理念——即通過與自然聯繫來體驗自由。作者提醒,在將這一理念移植到不同的地方時,要注意文化衝突,以確保其原有的意義不被丟失。

對新加坡森林學校教練達倫·奎克(Darren Quek)來說,早期的一個挑戰是向新加坡家長推廣森林學校的概念,他們更習慣有條理的室內學習,有明確的任務和測試。

奎克表示:「從文化上講,新加坡更注重學術,因此在我們剛開辦森林學校的時候,有很多解釋工作要做,以幫助人們理解一個沒有明確程序和課程的項目如何運作。」他於2016年創辦了新加坡森林學校(Forest School Singapore),在鬱鬱葱葱的熱帶雨林覆蓋的郊野公園開設課程。孩子們與當地的植物和動物玩耍,比如塞拉亞樹(Seraya trees)和野豬,並從中學習。

在學術方面,新加坡是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國家之一,經常在全球教育表現排名中名列前茅。但是奎克認為,森林學校是對傳統的課程補充和豐富,例如提供與自然互動的機會。在炎熱潮濕的新加坡,這可能需要一些對課程的變革。

「在氣候涼爽的國家,可以組織在戶外集體午睡。但如果在新加坡這麼做,那我們就得餵蚊子,還要暴曬。即使是動物,在新加坡炎熱的中午,也都躲蔭涼了。」因此,他的森林學校課程要麼在清晨進行,要麼在傍晚進行。

「天氣太熱的時候,孩子們確實會在森林裏乘涼。天氣熱的時候,孩子們喜歡進入更潮濕的森林地區。在新加坡炎熱的天氣裏,靜態活動可能比長途徒步更常見,」奎克補充道。

森林學校在香港和新加坡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教育模式。在亞洲其他一些地區,它們已經融入了更古老的當地傳統。

在日本,一個多世紀以來,森林教育一直是6至12歲學生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學生們學習用木頭製作物品,比如筷子,學習測量和研究樹木,以及種植植物。一些學生參觀鋸木廠和其他木材加工設施,並研究森林不同的社會和環境功能,作為他們日常室內課程的一部分。

一份關於日本森林教育的報告還強調了樹木在日本深厚的文化和宗教意義,日本的寺廟和神社傳統上都被樹木包圍。

韓國教育工作者觀察到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森林教育運動,並把這種方法帶回了韓國。韓國目前有700多座學校森林,意思是在學校內或學校附近種植森林,孩子們可以把它們用作戶外教室。

除此之外,韓國林務廳在2008年引進了第一所森林學校,這一概念從那時起就迅速發展起來。2017年,韓國政府公布了以歐洲森林學校為模板,建設400多個森林幼兒園戶外空間的計劃。據悉,該計劃將於2023年完成,更注重自然,而不只是目前以森林為主的模式。

韓國森林幼兒園協會副主席辛吉永(Jiyoun Shin)表示,政府的倡議是韓國森林學校指數級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這個計劃為兒童在森林中玩耍凖備一個空間,並培訓合格的森林教師,」她談到林務局促進森林教育的決定時說。她指出,雖然韓國的方法受到了其他國家森林教育的啟發,但該國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方法。

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子郵件採訪時她表示:「在歐洲和美國,大多數森林幼兒園都是由未經認證的機構運營的,但在韓國,99%的森林幼兒園是由正規的幼兒教育機構運營的,符合國家幼兒教育標凖。」

這意味著,雖然森林學校還不是強制性的幼兒園課程,但各學校對這一概念非常開放,並願意在可能的時候採用它。

在中國,森林學校運動才剛剛開始流行起來。森林學校教師研究所(Forest School Teacher Institute)和自然金口袋森林學校(Nature Kin Pocket Forest Schools)的創始人兼總裁讓‧洛米諾(Jean Lomino)表示,2017年在中國做諮詢工作的兩個月期間,她看到中國家長對這類課程的需求很高。

「這所私立學校每周至少有兩天把他們的孩子送到他們從農民那裏租來的300英畝的森林裏。他們的目標是為學生提供許多沉浸在自然中的學習體驗,」洛米諾說。

「作為這所學校的顧問,我開始相信,中國有很多家庭都在為他們的孩子尋找這類機會,」她補充道,儘管她也觀察到一些障礙,「我認為,最大的障礙是對學術學習的持續關注,而不是孩子們在戶外、以自然為基礎的課程中獲得整體學習。」

與新加坡一樣,香港在全球教育排行榜上也名列前茅。許多家長都同樣關注可量化的學習成績,並希望孩子憑此齣類拔萃。教育工作者說,這些良好的意圖有時會妨礙森林學校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

例如,在西貢的森林課上,一些家長熱心幫助孩子完成任務,在尋找動物時牽著孩子的手,甚至大聲回答老師的問題。

「所以你也需要教育父母,」瓊斯說,一定要讓孩子獨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些森林學校的倡導者認為,這種獨立的、以自然為基礎的學習最終會帶來更深刻、更持久的結果——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當今最重要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

新加坡的教育家奎克說,「關於氣候變化問題有足夠的科學學術教育,但掌握與大自然和地球母親的經驗,這些還不夠。從長遠來看,孩子們在森林裏待的時間足夠長,與土地建立起的關係更加緊密,他們就會努力保護它。」

有人呼籲效仿東南亞地區一些具有環保意識的學校,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納入課程。

新冠疫情大流行以及相關的隔離政策和學校關閉,也引發一場關於兒童需要鍛煉和戶外玩耍的全球討論。

在香港疫情爆發期間,瓊斯借助視頻課程,試圖保持森林學校的精神,比如在她的屋頂花園生了一堆小火,並請孩子們進行其他實驗。

當戶外課程重新開始的時候,瓊斯注意到孩子們室內時間過長已經損害了室外課的熱情。

「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室內,所以開學時經常摔倒,有些人開始討厭沙子的感覺,因為不習慣。當時我感到很擔心,因為我想在他們和自然之間建立的聯繫正在倒退。」瓊斯說。

看著西貢海灘上孩子們把指定的水桶裝滿海水或沙子,瓊斯吹起哨子,讓他們聚集起來,凖備參加下一個活動。當被問及下一節課的內容時,孩子們說想種花。這就解決了問題,因為每次都是孩子們自己決定想學什麼。

瓊斯在觀察她的露天課堂時說,「有些技能和知識與學術技能一起發展和實踐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讓一切變得嵌入、實踐和研究更加融合。這些都是生活技能。」

歡迎到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