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導致高燒又臉腫 竟是牙根掉入鼻竇! 醫提醒:未及時處理有失明可能

63歲的凌先生長期以來飽受缺牙困擾,日前在住家附近診所接受左側上顎多顆人工植牙手術,不料術後5天卻發高燒、左側臉頰嚴重腫脹,轉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竟然是人工牙根滑至左側鼻竇所致。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何承翰表示,原來該名男子是因為長期缺牙以及患有糖尿病,導致上顎骨較薄,因此植牙時需要同時進行鼻竇增高手術,但在手術過程中,由於齒槽骨過於鬆軟,導致人工牙根意外滑入了鼻竇。所幸在住院接受內視鏡手術後,已成功從鼻竇內取出了人工牙根。

患者植牙的人工牙根(箭頭處)掉入鼻竇。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患者植牙的人工牙根(箭頭處)掉入鼻竇。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2至3成的人有多顆缺牙的情形,其中許多病人會以全口假牙或是活動假牙替代真牙,但若是假牙設計不良,有可能影響咀嚼效果和生活品質,「人工植牙」則是不想做假牙的患者選擇的另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

不過何承翰指出,植牙手術前的評估和術式的選擇至關重要,否則可能會對患者造成損害或引發副作用。他指出,鼻竇與牙齒之間的距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缺牙的時間過長,導致齒槽骨頭漸漸萎縮,距離變小。而齒槽骨就如同地基般,是支撐牙齒的骨頭,上顎植牙必須在有足夠齒槽骨的情況下才能執行,若病人骨頭不夠或過薄,就需要以鼻竇增高手術補骨,再植入牙根,最後才能重建缺牙。

要是在植牙手術前未充分評估齒槽骨的厚度,人工牙根有可能穿過鼻竇,導致鼻竇炎或異物感,而若異物掉入鼻竇又未及時處理,將有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可能,要是細菌沿著鼻竇上緣進入眼眶,更不排除眼窩感染甚至失明的可能。

通常感染發生在異物掉入的3到5天內,何承翰說,案例中的凌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臉頰在第5天開始感到腫脹和疼痛,進行清創手術時也在鼻竇看到膿液因此一併清創。

何承翰醫師強調,長期缺牙的患者若需要進行人工植牙,牙科醫師在植牙前應仔細評估並提供相關風險的詳細解釋。此外,也應使用電腦斷層掃描確認齒槽骨的厚度,以確保選擇最適切的手術方式。植牙後,患者需要配合醫師的檢查,尤其是當齒槽骨與鼻竇相鄰時,如果患者有長期過敏性鼻炎或鼻黏膜增厚的情況,建議在植牙前諮詢耳鼻喉科醫師,以減輕植牙後的不適感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他也提醒民眾,若不幸發生類似的併發症,務必迅速就醫,尋求口腔外科專科醫師的治療,以免造成進一步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