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風潮退燒,為什麼路易莎咖啡逆勢前進?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吃素變成一種環保愛地球的方式,以植物性蛋白原為原料的植物肉成為全球飲食趨勢,路易莎咖啡創辦人黃銘賢跨足植物肉市場,背後打的算盤有哪些?

品植物肉旋風幾年前也吹到台灣,包括星巴克、必勝客與摩斯漢堡都曾推出系列餐點,最後都未能成為主力商品;連鎖咖啡店業者路易莎創辦人兼董事長黃銘賢日前卻以個人名義,投資全台已有四間連鎖分店的蔬食餐廳光焙若蔬食SUN BERNO,並導入與路易莎相同新創團隊所研發出的「植物肉」品項餐點。

繼斜槓跨足泰式料理與健身房經營後,黃銘賢為何選在這個時機點加入植物肉市場?

看好植物肉後期市場 路易莎讓嘗鮮客變回流客

黃銘賢認為,進場的時機點很重要,「太早做不一定好,要在最好的時機點、在市場爆炸前,作為爆炸的第一個。」

事實上,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於2013年就投資美國植物肉大廠;美國市場近年來也瘋吃蔬食,可預見這股風潮將會帶進兩、三年後的台灣市場,若能將蔬食友善環境的概念與美味串接,有望進一步將台灣純素人口3%至5%,拉升至每人每週吃一次蔬食,推估市場至少還有5至10倍的人口成長空間。

這也是為何路易莎在上個月推出以植物蛋白製成的「未來肉」(植物肉),這次也將未來肉放入SUN BERNO,推出結合PIZZA、歐姆蛋、帕里尼、肉丸等系列餐點。

黃銘賢入主蔬食品牌後,加入未來肉品項餐點,未來規劃由路易莎代工,創造價格優勢以拓展更多零售通路。吳婉瑜攝
黃銘賢入主蔬食品牌後,加入未來肉品項餐點,未來規劃由路易莎代工,創造價格優勢以拓展更多零售通路。吳婉瑜攝


看好「植物肉」市場,黃銘賢觀察,台灣素食人口在世界比例名列前茅,且國外不少植物肉品牌都由台灣代工,像是大成、弘揚等大廠都是該領域先驅。SUN BERNO與路易莎使用的未來肉都選擇由同一新創公司改良技術與配方,研發出的純植物製油脂,突破植物肉的熔點限制,讓植物吃起來口感與風味更佳。

以經營全台超過500間門市的經驗,黃銘賢提及,上一次路易莎業績大成長,是五、六年前剛推出內用座位用餐,以及磚壓吐司品項上市,初期吸引許多嚐鮮客,後期則是維持餐點品質,讓嚐鮮客變回流客,因此他堅信,推出對的新品和餐食,是拉升業績成長不變的法則。

看好未來幾年的發展商機,路易莎咖啡董事長黃銘賢引進植物肉至路易莎餐點,並以個人名義投入蔬食品牌經營。吳婉瑜攝影
看好未來幾年的發展商機,路易莎咖啡董事長黃銘賢引進植物肉至路易莎餐點,並以個人名義投入蔬食品牌經營。吳婉瑜攝影

打破植物肉高貴價格 瞄準零售通路、結盟餐飲品牌

不過,令消費者與餐飲業者對植物肉望之卻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價格。以某植物肉大廠80公克的植物肉計算,一塊就要價台幣50元,黃銘賢坦言,這定價在台灣根本賣不動,因為光是這塊肉就占一份餐點50%成本。因此,除了攜手清創團隊改良肉品烹調的技術以提升風味,另一方面則是要透過自行生產以壓低成本,開創價格優勢。這一點,正巧與路易莎正投資的第八間中央廚房相互滿足需求。

黃銘賢分享,路易莎已擁有七個中央廚房,最近加碼投資4、500坪的廠房,需要「塞」產能,未來可望幫更多品牌代工,這也是路易莎營業額成長的一大動能,彼此相互助攻,「未來肉」最大優勢是品質和採購價格,更將目標放在所有零售通路,像是超商、超市以及與各大餐飲品牌結盟。

舉例來說,以80公克計算的植物肉,黃銘賢推估售價約30元,配方中成本最高的是植物油,油脂愈多,口感愈柔軟,但並非每個消費者都喜歡這種口感,因此依據油脂多寡,定價也更有彈性空間。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不同廠商或業者提供客製化的植物肉,像是迷迭香、墨西哥辣椒等口味。

目前路易莎的未來肉餐點推出已滿月,究竟消費者對於這項結合創新技術的餐點接受度如何?黃銘賢說,由於購買餐點會有1+1的效果(餐點加飲品),至少提升門市10至15%業績,也為路易莎帶來新的客群。

由於目前大型連鎖餐飲集團旗下的蔬食品牌,主攻時段為午晚餐,他也期望,SUN BERNO努力搶攻早午餐時段的蔬食市場,加上未來肉餐點品項的生力軍加入,業績成長有望成長30至50%,除了現有的四家門市之外,明年目標插旗高雄、台南與彰化等地,展五至十間門市,並期許循路易莎經驗,開拓海外市場。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吃素變成時尚新潮流!從「慢食」到「蔬食」,為健康、愛護地球而吃
路易莎跳痛攻餐飲集團,與泰國前總理家族合資尋正宗
路易莎登興櫃衝破200元!董座「1+1+1」策略能續演蜜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