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來自印尼的馬月娥從小就會用椰子葉來編織許多童玩,嫁來臺灣後她持續推廣印尼椰編文化,今年她的椰編作品還和瀕臨失傳的客家織帶、泰雅族弓織等30多組工藝品並列,共同前進2023倫敦工藝週,傳達台灣多元族群面貌。

採訪撰稿:郭玲綪/攝影剪輯:翁啟斌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印尼新住民 馬月娥,「這個算起來是吊籃,就是也可以放水果,也可以放印尼喜歡吃辣椒,然後可以放辣椒,還是蒜頭紅蔥頭。」

在馬月娥的故鄉,印尼蘇門答臘,大家習慣用椰子葉來編織製作,各種生活器皿。以椰子樹葉當作素材,不斷重疊縱橫交錯,那是家鄉每個女孩子,都一定要學會的技能。

過境之南屏東恆春,也和印尼娘家一樣,有著高聳入雲,隨風搖曳的椰子樹,是馬月娥嫁來臺灣之後,倍感親切的一道風景,想家的時候,就和小時候一樣,來裁些椰子葉,手作椰編。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印尼新住民馬月娥,「是因為懷念家鄉,也是懷念媽媽,媽媽的手藝,嫁來這邊有小孩了,然後我是想要說,我也給小朋友教育,跟媽媽以前一樣,不一定什麼東西,一定要用錢來花,我們也可以做這個,環保的東西。」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信手拈來,天上飛的小鳥,水裡游的小魚,甚至是沙地上爬的螃蟹,草上跳的蚱蜢,通通活脫脫的呈現在眼前。

她的椰編作品甚至被,文化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相中,在2023年5月,以「Weaving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與瀕臨失傳的客家織帶,泰雅族弓織等,30多組工藝品並列,前往倫敦工藝週臺灣館展出。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印尼新住民馬月娥,「我的作品為什麼會到那邊,我真的是很開心,有人看到這個,是跟臺灣不一樣的,很開心我的作品可以,讓更多人知道。」

這一切都如同在他指尖交錯下,編織出的美麗椰編作品一樣,勤奮努力也有規劃的,交織出自己的精采人生。

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內政部移民署監製廣告

原文出處:椰子葉編織生活器皿 印尼媽媽手作童玩寄託思鄉情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影/睽違4年半返台 他嚐麵線哽咽喊:至少夢20次
「低溫假」開第一槍! 陽明山國小宣布:23、24日停課兩天
寒流來襲「全台陷低溫」未來天氣一次看!氣象署曝降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