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基觀點》解放軍射洲際彈道飛彈一石多鳥 國防安全不可瞎糊弄
[Newtalk新聞] 中國解放軍火箭軍於9月25日上午8時44分,向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並宣稱成功落入預定海域。台灣包括總統府、國防部、外交部、陸委會,各個照本宣科譴責中國破壞區域和平,卻沒有人問一句中國射的是洲際彈道飛彈,怎麼沒有國家級警報?一再宣稱是「台灣所有」、所獲得情資是由「我國獨享」的新竹樂山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AN/FPS-115 PAVE PAWS)在第一時間獲得了什麼樣的情報?為什麼台灣的所有訊息都是從中國媒體拼湊而來?到底發射的「東風-41」還是「東風-31AG(甲改)」?台灣平面媒體《軍武頻道》訪問不具名軍事專家用「飛彈射擊尾焰」判斷,說是尾焰是暖色系的橘紅色,伴隨大量煙塵,是固態燃料的燃燒特徵,稱東風-41「機率較高」;但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所屬微信公眾號《中國軍號》公布的照片,外觀「小平頂」特徵,又說是曾在2017年解放軍「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公開亮相東風-31AG。國防部到今天為止連飛彈識別、路徑都不吭一聲,只會為部長官舍用電發文辯白,真的是笑話一則。
根據中國官媒及其他社群媒體上流出的觀測資料,解放軍睽違44年再次向太平洋進行洲際飛彈測試,「這款飛彈」從海南島發射,落點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附近,射程達1萬1700公里,毫無疑問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洲際彈道飛彈性能與實力。中國官媒宣稱,北京政府事前有對「相關國家」發出通知,但除了美國證實「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有助於防止「誤解或誤判」外;距離落彈點較近的澳洲和紐西蘭都因為不知情而表達擔憂;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則稱「不透明性是我國和國際社會嚴重關切的事項」,批評中國的導彈測試未提前向日本通報,結果被打臉:既非聯合國「五常」之一,飛彈又不是經日本上空飛過。讓人想問美國試射LGM-30G義勇兵三型(Minuteman-Ⅲ)時,有沒有向日本、澳洲和紐西蘭通報?台灣有沒有譴責破壞區域和平?事實上,中國這次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有非常重要的政治與軍事涵義,台灣必須清楚其中隱含的差異。
軍事層面意義
這次最特別的是,解放軍首次向太平洋進行全程實戰實用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測試。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吹噓「發射照內隱藏細節」,表示從照片上看到「此次發射是在草地上發射的」,指出一般洲際彈道飛彈有「地下發射井發射」、「核潛艇水下發射」、「陸基鐵路機動發射」、「陸基公路機動發射」等4種發射方式,照片上的飛彈發射是採取「隨到隨打,打了就走」的「無依托野外發射」方式。《鳳凰衛視》從發射裝置分析,飛彈發射使用的是以16×16超重型越野特種車為底盤的一體化發射車(TEL),認為發射車在機動過程中可以隨時停車發射,利於隱蔽待機,在複雜地形或狹小場地使用。另外有中國軍事專家宣稱,伴隨飛彈點火尾焰,出現一股偏黑色的煙霧,說是顯著的「冷發射」特徵,指出這樣的「冷發射」,降低飛彈燃料的裝填量,有利飛彈小型化設計,並解決飛彈尾焰的導流排導。這些非常細節的軍事專業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很容易理解,但試想「地下發射井發射」等於是固定陣地無法移動,雖然可能有比較強大的發射能力,但也等於曝露在被攻擊的危險當中;而「陸基公路機動發射」不但具有不確定發射地點,增加戰場生存力的優點,特別是這次是從海南島發射到南太平洋,那如果是從華中、華北沿海區域朝向東方呢?如果是陝甘、新疆向西呢?如果這種長程戰略導彈的有效性和精準性都能有一定的穩定性,那中程、近程甚至其他防空、反艦飛彈是不是更證明威脅?
另外,2023年7月起,中國火箭軍陸續有軍隊和軍工企業高級幹部被免職,有的已被罷免人大代表、撤銷政協委員資格,有的被開除中共黨籍。涉及人士包括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全部三任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周亞寧、魏鳳和等,傳出有「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錢款,涉嫌受賄罪」,甚至有傳言固體和液體燃料被濫用,包括挪用作生活燃料,甚至用於軍隊首長及家屬火鍋、以及當作禮物送給地方官員、倒賣牟利等。2023年7月31日,新任火箭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分別由非火箭軍體系、欠缺二砲部隊歷練的海軍出身王厚斌、來自空軍的徐西盛接任,被譏「外行領導內行」。考量中國火箭軍近來深陷貪腐醜聞,習近平應該是想借此表態「中國的戰略威懾手段仍可發揮作用」。而這次飛彈試射,傳達了火箭軍新一輪反腐整肅已經完畢的訊號。
政治層面意義
美國自2012年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提出「重返亞洲」區域戰略,之後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2017年正式使用「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概念重新界定美國的亞洲戰略觀,拜登(Joe Biden)政府則是落實Quad、AUKUS等策略聯盟策略。不過,整體檢視美國的印太策略,大概可以看出受限於地理限制,美國試圖以「代理人」模式箝制、消耗中國;表面上美國說自己無意與中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但從亞太戰略形勢來說,美國可操作的代理人不只台灣,還包括南海的菲律賓、東海的日本等,無論是策動日本發展對敵基地打擊能力,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美國就是遠遠置身事外。這種操作策略如果成功,一旦戰爭爆發,盟邦或代理人接戰,消耗解放軍的實力,有助美軍趕到後打贏戰爭。從美國立場來看,這絕對是個好戰略,中國不會不理解其中利弊,過去鞭長莫及、無可奈何,但現在中美軍事實力拉近,要「破解」這種戰略,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讓美國本土直接捲入戰事。這枚洲際飛彈的隱藏話語就是表明中國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要向美國表明有報復反擊的戰略能力和對抗到底的戰略意志」,在美國總統大選造勢期間出招,無非就是要影響美國人的決策思考。
此外,愈來愈多歐洲國家強調「擴大亞洲參與」,像是德國聯邦軍海軍特遣艦隊穿越台灣海峽、義大利海軍旗艦「卡富爾號(ITS Cavour CVH550)」航空母艦率領的打擊群在印太地區執行長期任務,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宣誓於2025年重返印太區域。中國內部嘲諷這些國家假借各項名目行「八國聯軍」之實,但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根本不是晚清的樣貌,這枚洲際飛彈的隱藏話語,是把方向掉頭向西,從陝甘、新疆直接威脅柏林、巴黎甚至是倫敦;並顯示中國能夠同時在多個戰線作戰的能力。在這種情形底下,中國的這枚飛彈不是破壞區域和平,而是玉石俱焚全部打破的概念,是全球都該警惕的警訊。問題是台灣能理解其中的微妙嗎?還在相信「美軍必然來救」、「志同道合的夥伴」嗎?還在玩「戳一下」的小動作惹人不耐的遊戲嗎?或許還是那句老話:裝睡的人叫不醒…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美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剩9艘 多次見證台海關鍵時刻「安提坦號」27日退役
國防部嚴密監控解放軍內地多波次實彈射擊 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