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敗選檢討」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桃園市長鄭文燦談到民進黨敗選檢討小組作業,他強調,原則上會用3個星期的時間,小組將下鄉聽取地方意見,並分門別類,由不同部門進行不同的檢討會議,最後才彙整,「民進黨面對敗選,檢討沒有上限,任何問題都可以檢討」。真的嗎?

鄭文燦說,這次的敗選檢討,包括提名、輔選到執政的表現、人民的感受等,都能檢討,他希望特別從「人民的感受」這個角度來檢討,他相信「民進黨會成長,就是有開放的態度、不預設立場,能找到真正的問題關鍵。」雖然他認為「有些民意沉默了」,有些民意沒有支持民進黨,但這是民進黨須面對的課題,「須謙卑反省,才能重新出發。」

説了一口「好政治」,到底是否能夠徹底改變?一個月之後就見真章了。

鄭市長在接任「敗選檢討小組」之後,接到台大撤消他碩士學位的「壞消息」,原因是被論文比對出抄襲,這也是此次敗選檢討的重點。民進黨到底有多少人論文涉及抄襲?其實不必等別人檢舉揭發,應該自己坦白,撤銷學位,自請法律處分。

政治最核心價值是:誠實。民進黨要檢討敗選就要面對是否誠實的關口。而選舉公報上註明的學歷與經歷是屬於國家公文書,用抄襲或其他不正當手段所得來的名份,一旦被揭露,就涉及偽造文書罪。「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

抄襲論文,因而得到學位,參與選舉因此在國家公文書上有「登載不實」之嫌,還是得走一趟法院。

這一關足堪檢驗鄭文燦市長説的「民進黨面對敗選,檢討沒有上限,任何問題都可以檢討」。

鄭市長說「包括提名、輔選到執政的表現、人民的感受等,都能檢討。」果然是準備大面積的反省,而且是「下鄉聽取地方意見」,能夠這麽做,是好的開始,只不過,仍然要看結果是什麼?如果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可能反而成為笑柄。

提名過程剝奪初選是問題核心,輔選缺乏理念更是事態嚴重,執政表現自我感覺良好是大致命傷,整體而言,人民的感受顯然不良。

2014年的地方選舉,民進黨曾拿到5,830,106票,大勝國民黨的4,990,677票。2018年民進黨大跌只拿到489萬票,國民黨上揚到610萬票,2022年民進黨續跌到472萬,國民黨也跌到570萬。這要如何看待?

民進黨支持者在地方選舉不願投票。雖然他們可以在中央選舉以700萬、800萬票,含淚投票。卻在地方選舉冷眼旁觀。對民進黨失望,但是無奈,只能用地方選舉「教訓」。極端的説法是「討厭民進黨」,可是這樣的説法無法解釋,在總統選局中,強力支持民進黨。所以問題不是「討厭」,而「不放心」。

對民進黨來説這是個「大門檻」。答案是民進黨整體而言,沒有得到穩定過半數選民的「信任」。搖擺選民具有強烈的「工具理性」,利用「鐘擺效應」平衡朝野的相互制衡。這樣的「搖擺票」成了勝負關鍵。

民進黨想長期執政,必須在「得到信任」這個議題上,加倍努力耕耘。而近期內的立委補選,是個挑戰,除了候選人的素質要具備「改革者」形象,助選人必須有感動人心的溫度。「謙卑」兩字不是用說的,要真誠的流露,讓別人真正感受到。過去老一輩的「黨外」天生具有這種魅力。民進黨如今面臨「禮失求諸野」的困局。

最重要是選舉要有「時代大論述」。民進黨本次選舉,整個降低格調到「小恩小惠,小奸小惡」的八卦打法。等於放空讓國民黨「撿便宜」(如台北市)。加上民進黨此次候選人普遍缺乏「自主性」,一切仰望中央,選民感到很陌生。當年在街頭拼出頭天,講道理,拋出國家願景的豪氣不見了。

這種「政治失樂園」的寂聊,造成了此次選舉的冷漠。不要怪選民不熱情,要怪民進黨未「添柴加火」。失領導力(leader without ship),是敗選的主因。

鄭文燦身經百戰,不會不淸楚敗選的大原小因。也不會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境。問題在他是否有勇氣出手「做對的事」(do thing right)?歷史給了鄭文燦重大的考驗,他的敗選檢討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在他的論文抄襲事件砍了他的碩士學位之後,這是多大的「警惕」!他如何才能挽救他的政治生命?智多星如他,答案再明白不過了。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