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藍白合」是鬧劇?還是悲劇?

「藍白合」不成,是鬧劇;「藍白合」成,是悲劇。現在藍白多山頭,各自為政,並没有人真心搞整合,更不要談志同道合。

藍營想的是政黨輪替,白營想的是聯合政府。藍營未選先敗,承認無法憑國民黨一己之力勝出,必須結合外力。白營自知不會贏,參選目的在以小博大,不論藍綠誰贏,只要國會藍綠不過半,白營都拿「關鍵少數」來談判聯合政府。也就是白營策略暗藏有「綠白合」的想像。

這就是為什麼,侯友宜最新的三點聲明中特別指出:「國民黨不會主張有藍綠合,相信支持藍白合的民眾不會接受綠白合,也不會支持綠白合。」。這句話很尖銳、很犀利,直指白營的軟肋。應該是金溥聰的主張吧!

「藍白合」最大困難在理念不合。就「反對台獨」的程度來說,馬英九前總統連民進黨拿中華民國國旗的國慶都拒絕,只因國慶日的英文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這樣的反應,白營不見得認同。所以把”反對台獨”列為藍白合的理念共同條件,雙方就有得談的。

侯友宜也跟進馬英九「不參加國慶」,以示對抗民進黨。他卻強調,與中共必須「相信交流可以增進理解,增加互信,降低誤判。都不交流,怎麼產生互信?就像藍白合不溝通,怎麼有互信?有不同意見沒關係,慢慢消除,這不是最重要的堆疊善意?」看來侯友宜視民進黨為敵不交流,將共產黨當發展「互信」溝通對象。這樣的意識型態,民眾會買單嗎?難怪民調一直拉不上來。可以「兩岸一家親」,但是「島內全武行」?對嗎?

柯文哲現在拿到的民調,大部分是藍營支持者、小部分是綠營支持者,是對民進黨、國民黨都不滿的選民。這些人基本上是「搖擺票」,他們還有一種特質是「不喜歡輸的感覺」。目前支持柯文哲是一種「給藍綠一點教訓」的念頭在支撐。但是到選戰最後,他們還是會將票投給「明顯會勝選的人」。這是柯文哲最後被「雙重棄保」的危機。

想像「藍白合」的人,寄希望於整合後民調可以佔上第一。問題是一旦合了,就陷入「我貪你利息,你吃我本金」的相殺,馬上出現誰吃掉誰的問題。2004年「國親合」的結果,仍然是輸,而後來親民黨幾乎人間蒸發。因為親民黨在與國民黨合的過程,不但失去黨格連黨魂都找不到了。這個慘痛經驗,如今是民衆黨的黃珊珊應該很刻骨銘心吧?

這樣的案例國外也有,駐日作家劉黎兒最近指出「日本社會黨在1993年因接受自民黨出身,而有神通破壞力的小澤一郎的合縱連橫謀略,接受整合,而以執政黨第一大黨身分參加了所謂”八國聯軍”的8黨共組只維持4個月的細川內閣,後來又再度與自民、先驅整合,社會黨黨魁村山富市還當上首相,但那之後不久社會黨就解散亡黨了。」這種把支持者當籌碼拿來賭輸贏的政客被選民唾棄是必然的。

白營、藍營唯一的希望是努力成為穩定的老二,而且必須差距拉進到3%。也就是說,如果賴清德是40%,第二名37%,那麼,也不必再「藍白合」了,靠棄保就有可能逆轉。問題是現在差距太大,氣氛不好,加上郭台銘宣稱連署已過30萬人門檻,陣營大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看到了沒有?」。變數更大了。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主張不可忽視郭台銘。郭台銘是藍的,藍營自己內部都整合不了,談什麼「藍白合」?鬧劇不是嗎?

郭台銘如果真的參選,他拿到的選票不論多少,肯定是藍營關鍵票數。他的目的也在顯示實力,讓國民黨非整合他不可。而且郭台銘一旦表態接受國民黨整合,整個局勢將大轉變,當侯友宜陣營說出整合「沒有非當正的不可」這種江湖話時,將鼓舞了郭台銘爭正「換侯」的霸心。而且「除了民調還要加入藍營縣市長、民意代表的支持比例,以防綠營在民調攪局」的主張看來是有說服力。郭台銘應該很心喜吧?另外他會怎麼看柯文哲呢?新仇舊恨啊!

選舉,戰略最重要。可是,無論藍白都只有戰術,不知為何而戰,更不知為誰而戰?1949年以來台灣明明是獨立國家,硬要說「反對台獨」。中共明明是流氓政權,卻要主張「一家親」。美國明明是台灣最好盟友,卻要處處「疑美」。自己的國家明明要自己救,卻反對合理兵役,還拿「青年上戰場」來抹黑亂民心。台灣明明需要武備,卻有人暗處放冷箭阻擋。這樣的「藍白合」是台灣亂源,更是台灣危機。不論合不合,對台灣都弊大於利。

被政治漩渦捲入參與這場鬧劇、悲劇的藍白陣營中,有不少人是屬正人君子,他們應該適時宣告「道不同不相為謀」,遠離是非,明哲保身。不要被邪惡政客挾持,不要掉入野心家、兩面人、陰謀家的陷阱,萬刼不復啊!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