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開放解封應以「科學精神」明確決策

防疫兩年,該算總帳了。世界已經有超過6億人確診COVID-19,多於650萬人死亡,死亡率1.06%。從死亡率持續下降看(從近10%往下掉),疫情已經接近尾聲,應該已無新的變種。

台灣疫情自2020年1月起,至2022年9月7日止,累計確診數554萬4,974例(551萬5,266例本土案例、2萬9,654例境外移入案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累計死亡10,141例。死亡率為0.18%,遠低於世界平均值。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防疫的總成績算是好的。

作者認為,者不論有沒有打疫苗,應該查驗疫情致死真正死因,以期在發生不幸事件,讓這些死者仍有機會遺愛人間。圖  / 取自蔡英文臉書
作者認為,者不論有沒有打疫苗,應該查驗疫情致死真正死因,以期在發生不幸事件,讓這些死者仍有機會遺愛人間。圖 / 取自蔡英文臉書

雖然有人批評,死亡人數破萬,不無遺憾,只不過如果從醫療統計資料來分析,台灣並未因為疫情而增加死亡人數。

針對新冠疫情是否造成「超額死亡」問題,衛福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曾經出面說明,由於防疫的關係,台灣肺炎、流感死亡人數連二年大幅下降。此外,因為社會活動跟著減少,運輸事故死亡人數與死亡率也創歷史新低。

據統計,2021年總死亡人數為18萬4,172人,較2020年增加1萬1,105人。衛福部指出,「死亡人數增幅主要受人口老化及冬季低溫影響,研判與去年歷經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關聯較低。」這個意思是,並未因為疫情而增多死人。2021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896人,為第19大死因。而且多數是年長(7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的人。

劉訓蓉表示,台灣死亡人數增加主因是「人口老化影響」,由於65歲以上高齡者人數增加非常快速,因此死亡人數會增加。這指的是195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世代」在2015年已經到達65歲,這個年齡層是台灣人口結構比例最多的族群。另一個原因是「1月低溫天數多」所致。

這個說法在2021年是可信的,但2022年被歸類於因Covid-19死亡的人數近萬人是2021年的10倍以上,衛福部應該從統計上,提出解釋是否有「超額死亡」問題,至少2022年Covid-19死亡數排名一定大幅往前躍進。

台灣每年總死亡人數,隨著人口老化,逐年增加,如以2021年死亡18萬4,172人來計算,每日平均死亡人數是504.58人。2022年的每日平均值也可能差不多,過去四個月從5月14日起算Covid-19死亡人數約為9,000人,每日平均值約為75人(這個數字未來在全年統計時不會這麼多,推測應該在30人上下)相較於總死亡數每日500多人,這個數字不算高。

死於Covid-19 感染者,多數是高齢、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本來死亡風險就比較高,最後死亡原因是否可歸咎於Covid-19的感染?其實是有討論的餘地。示意圖 / 取自蔡英文臉書
死於Covid-19 感染者,多數是高齢、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本來死亡風險就比較高,最後死亡原因是否可歸咎於Covid-19的感染?其實是有討論的餘地。示意圖 / 取自蔡英文臉書

加上死於Covid-19 感染者,多數是高齢、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本來死亡風險就比較高,最後死亡原因是否可歸咎於Covid-19的感染?其實是有討論的餘地。未來如何看待這場疫情在台灣的影響,必須仔細分析這1萬多死亡者真正的死因,不能因為這些人曾被驗出確診Covid-19,就忽略了其他病程。

而在死亡者中,有打疫苗與沒打疫苗的人數相當,也很值得探討。雖然官方解釋,有打疫苗者「較具保護力」,但為什麼打了三劑疫苗者並非「零死亡」?對於不幸者家屬而言,有「打了三劑疫苗了,仍然往生」的不解與遺憾,若沒有經過深度分析或甚至「病理解剖」,真相如何,真的説不淸楚。

面對疫情致死者,不論有沒有打疫苗,應該查驗真正死因,未來立法院應該研究是否立法,這種案例必須進行「病理解剖(autopsy)」,以期在發生不幸事件,讓這些死者仍有機會遺愛人間。解剖結果不但有助於真實死因,對於醫學「學無止境」亦有助益,可發揮亡羊補牢之功。

除了染疫造成不幸之外,還有一組比例也很重要,就是Covid-19的疫苗接種後產生的各種嚴重不良副作用,總數已經超過2萬人(其中死亡人數1,557)。這些人目前是被嚴重忽略的群體,在政策「疫苗無限好」的方向下,他們的受苦或死亡,不過是官方的「通報統計資料」而已,官方大多數不認為是與疫苗接種有關連。

事實上,官方也並不積極去探究,死亡的1,557人中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是疫苗接種引發?死亡者尚且被如此對待,那些「沒死卻已半條命」的受害人更是不被重點關注的議題,是否有機會得到賠償或補償?執政者態度並不積極。

在疫情已經走到最後階段(99.5%以上沒事),政府繼續強調確診數,徒然製造緊張氣氛,放錯重點。

衛福部現在應該以「開放」為核心工作,特別是邊境解封,何時要推進到0+7天?要有明確説法。而「開放」之後,並非「可以下台了」沒事了,階段性工作應該轉換到「整理戰場」,最重要的是,從死亡問題(包括接種疫苗引起)的種種科學查証,不能不明不白。而後遺症問題的探究,更應展開。

作者認為,公共場所配戴口罩應該取消強制,所謂「勸導不聽者罰新台幣15,000元」的標語也該撤除,改以柔性建議。圖  / 翻攝於tvbs
作者認為,公共場所配戴口罩應該取消強制,所謂「勸導不聽者罰新台幣15,000元」的標語也該撤除,改以柔性建議。圖 / 翻攝於tvbs

公共場所配戴口罩應該取消強制,所謂「勸導不聽者罰新台幣15,000元」的標語也該撤除,改以柔性建議。應該相信群眾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不再有這種「鋼性防疫規定」也是開放過程重要的宣示。防疫旅館這種賺「災難財」的暴利而且有圖利之嫌的政策,也要早日取消,老實説,許多防疫旅館給「被迫入住者」留下極差印象,未來在疫情結束選擇旅館時肯定被列「拒往戶」。

兩年防疫,政府花錢不只是特別預算8,400億,花人民這麼多錢,也應該有交代,買疫苗是龐大支出,其資訊一定要透明公開,不可以用與廠商簽約必須「保密」為由推托,或脫口說出:「知道價格,對民眾有什麼好處」等,民間對這句話十分反彈,這種言詞在選舉期間必然有負面影響。

誠實是最好的政策,透明是最好的說明。疫情走向結束,最重要的是日期明確的開放目標,而科學精神正是其核心支柱。除此之外,任何「政治介入」都是庸人自擾,「模糊決定」肯定自找麻煩,難逃批判。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