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2024總統大選:不到最後不知誰將勝出

一份縣市長半年來最新施政滿意度調查出爐,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因仍具市長身份,也被列入評比。結果侯市長在新北市的施政滿意度,表示非常滿意及滿意的民眾只有30.95%;另有63.71%的新北市民希望侯友宜辭去市長,全力打總統選戰,15.76%巿民則認為侯友宜維持現況即可。

據《菱傳媒》最新報導,委請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協助問卷設計與調查顧問,由皮爾森數據執行的「新北巿長施政滿意度」網路民調,公布侯友宜上任半年來的施政滿意度,有30.95%的新北民眾表達非常滿意及滿意,與該媒體去年3月2日的民調結果68.28%相比,下降了37.33個百分點。

這份調查合乎一般常識認知,對於政治人物「腳踏兩條船」,民眾一般來說,是不樂見的。這可以解釋,𤔡什麼侯友宜自宣布參選總統以來,他的民調就往下掉。此次調查,也探討了各分項巿政滿意度,侯友宜在醫療環境24.64%、觀光旅遊23.97%、環保18.34%、交通16.81%、治安11.37%、教育9.65%、經濟就業則只有8.6%。另外有71.63%的新北市民相當憂心治安問題,對出身警界的市長而言,是很大的警訊。

這都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的總統民調會越來越低。如果連「本命區」新北市的滿意度都走低,如何期待其他縣市的支持度。

國民黨給侯友宜的任務就是「下架民進黨」。現在藍營的聲音南腔北調,各吹各的號。這個任務現在根本成了口號。加上在野黨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激烈,甚至郭台銘可能以連署方式成為第四組總統候選人,他最近所提的政見,看出他企圖心很強。如果他未來的連署人數超過50萬,那就可能「槓桿」整個局勢。以侯友宜目前的「即戰力」,根本擋不住郭台銘的衝擊。對柯文哲來說更是威脅,因為郭台銘的政見根本是瞄準了柯文哲「信口開河」的弱點,因此,郭台銘想「併購」柯黨的說法,確有根據。

侯友宜的確在參選後才發現了自己的「短版」,他出身警界,是個「聽命行事」的忠實公務員,他應該很習慣「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操作,過去當「副市長」時代,也一樣可以依靠舊習行事。選上巿長後,他同樣頭頂中央政府,繼續「聽命行事」。他的那句話「好好做代誌」,宣傳時還故意說成「侯候做代誌」,都代表侯友宜自我定位就是一個「跟隨者」(follower),他缺乏開創者(founder)的訓練,也視為理所當然。問題來了,選舉總統,是選「開創者」,不是選「跟隨者」。他必須自我轉型,問題是如何轉?要以什麼人當典範(paradigm)?

郭台銘是個草根出身的「開創者」,藍營內少有的有能者。他一直覺得能夠得到國民黨提名,也還在努力國民黨能夠「換侯」,都源自這種自信。與他同屬草根「開創者」的是柯文哲,問題是柯靠「亂拳打死師傅」的衝撞,在郭台銘眼中是「成事不足,敗事不力」,很難合作,只能「併購」。他經營鴻海公司多年,應該見過不少像柯這種「江湖客」(智商不少於157)。

這成了郭台銘的「學習長曲線」(learning long curve)。主要是政局尤其媒體,騙子很多,他大概繳了不少學費。使他4年來仍然原地踏步。原因在他找不到對的人,因為,對的人不會讓他找到。

侯友宜看來很知道自己的弱項了。他去請出來的金溥聰是藍營少見的有成功經驗的「開創者」。是不是因此侯友宜有了互補?還要觀察。未來如果侯友宜能夠讓國民黨「台灣化」,走上前總統李登輝的「新時代台灣人」的政治之路,那他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之間才能有一場具歷史意義的一戰。

這是郭台銘與柯文哲的弱點七寸。他們都太想討好對岸共產政權,對於一向「尊李」的美國來說,不會是選項,在2024這場選戰中,不親美不可能得到多數選民支持,過度傾中更將是災難。不要忘記,當年馬英九能夠堀起,還是李登輝前總統拉著他的手說:「我是呷台灣米,喝台灣水的新時代台灣人」。這是侯友宜不可或忘的一段歷史。馬英九如今未能保持李登輝的「台灣國民黨」路線,反而傾中,不但對不起李登輝也辜負蔣經國。

這是侯友宜經歷過的時代,既然要選總統就應該以對台灣民主化最有貢獻的李登輝為師。

侯友宜最近民調低下,除了有人在7月23日之前製造民調,弄成「換侯」的社會氣氛外,還有侯友宜自身的「徬徨在市長與總統候選人之間」的失調。柯文哲因素是個短期投機因素,不足為奇。畢竟靠民調加權操弄的數據是經不起長期考驗的。

郭台銘顯然有他「非選不可」的理由,台灣是個自由民主社會,沒有理由不給他機會一試,去責怪他「言而無信」是很可笑的質疑。去恐嚇他,「宋楚瑜」的下場,也大可不必。事實上,他是有一定支持度的,不選怎知他的價值到哪裡?

2024的總統大選,被定位為「民主與專制之戰」是有全球政治脈絡可循。國民黨與民眾黨通氣想搞「下架民進黨」,組「在野大聯盟」,是中了「八年魔咒」的毒,以為「政黨輪替」有機會。其實,從政治版塊的變化看,民眾黨的目的在吃掉國民黨,奪取更多的立法委員席次,在民進黨國會席次未過半時,準備威脅利誘民進黨合組「聯合政府」,這將是台灣民主進程最大的災難。

未來總統大選仍然有很多國際變局在影響,民進黨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舖排好賴清德副總統訪美之行。而時機很敏感,因為,未來,拜登與習近平仍然有兩次可能見面的機會,一次是9月在印度的G20會議,一次是11月在美國舊金山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美國國會議員許多成員是歡迎賴清德副總統選前訪美的,而中共正在運用這個美中外交時機阻擋台灣的國際空間。這個拔河,其實也牽動台灣選情。

政治的變化有時會呈現「一葉知秋」或「春江水暖鴉先知」的狀況;但有時要等葉子掉光了,才知寒暑。這回選舉顯然不是簡單答案,在民進黨普遍缺乏危機感的狀況下,已經漸變成,不到最後不知道誰將勝出。而且連二、三、四名,是誰?也不好預測。詭異啊!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看更多相關新聞
民進黨全代會周日登場 賴盼行政團隊避免出錯
批賴清德貶國格 柯文哲酸不是應徵白宮外傭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訪台會賴清德 柯文哲南下勤走基層
餵藥案真相大白後 侯如何挽回流失選票
侯友宜聲量將超賴趕柯?媒體人:金溥聰解決了3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