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3節慶預算減 桃市府:投入轉型

桃園市仙草嘉年華有「台版普羅旺斯」美譽,但楊梅區市議員鄭淑方發現2024年預算規模大幅縮減,擔心活動越辦越小,甚至「被消失」。(蔡依珍攝)
桃園市仙草嘉年華有「台版普羅旺斯」美譽,但楊梅區市議員鄭淑方發現2024年預算規模大幅縮減,擔心活動越辦越小,甚至「被消失」。(蔡依珍攝)

桃園市仙草花節、富岡鐵道藝術節和牛奶節是楊梅3大特色活動,帶動在地產業發展,但市議員卻發現今年預算不但減少2000萬,牛奶節更直接「被消失」。桃市府強調都未減少,而是另以基金等預算輔導在地,以利長期經營,避免過去煙火式活動,錢燒光卻無助在地。

議員鄭淑方表示,楊梅有3大特色活動,但今年活動預算卻全數縮減,仙草花是楊梅特色農產,有「台版普羅旺斯」美譽,歷年活動預算是1500萬元,今年卻縮減到900萬元,鐵道藝術節從2000萬元大砍只剩600萬元,而牛奶節更是直接被「合併」,依附在「畜產嘉年華」活動內,失去宣傳在地酪農業機會,感嘆大溪3大活動在張市府上任首年就爆停辦爭議,第2年輪到楊梅,質疑「燦規善不隨」接下來會輪到哪個區?

「整體經費並未減少,只是今年度用於活動轉型!」市長張善政說,今年度仙草花節活動預算跟往年一樣共1500萬元,包含農發基金400萬、食農教育100萬,市府也會再加碼農村小旅行。

農業局長陳冠義進一步解釋,仙草花是經濟作物,但只要開花就無法食用,展演太多仙草花對產值無助益,且展區是楊梅通往湖口的重要幹道,過去就常因交通問題及阻礙居民出入引發爭議,加上附近停車場、農地已陸續改種火龍果或其他景觀作物,轉型勢在必行,目前已與在地里長及休閒農業區討論將經費更廣泛運用,包含補助附近12座農場、食農教育、改善環境等,以利長期經營。

文化局長邱正生表示,富岡鐵道藝術節過去每屆投入逾千萬元製作裝置藝術留在地方,考量腹地空間有限,今年省下裝置藝術製作設計費,改為導覽解說過往地景藝術裝置,並加強鐵道元素,以鐵道與民眾生活記憶為主題,規畫移動劇場、主題市集及特色遊程等多樣活動,加強在地連結。

張善政也解釋,他上任後很好奇桃園辦「牛奶節」,但市面上「買嘸」桃園品牌的牛奶,活動效益不明,直指桃園酪農以契作為主,許多大品牌的牛奶產品來自楊梅,後續會請農業局與當地農會溝通,打造桃園在地牛奶品牌,並規畫行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