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頻傳 急救包需求量大

因應天災逐年增加,防災避難包的市場也在快速增長。(Photo by Lotus R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因應天災逐年增加,防災避難包的市場也在快速增長。(Photo by Lotus R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臺灣醒報記者李宗祐綜合報導】全球氣候惡化,極端天氣事件逐漸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全球化的影響,讓災難的影響不再局限於發生地。也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面對災害的應對措施。許多零售商藉機推出現成的急救包以及避難包組合,讓消費者免去收集的麻煩。

極端事件影響生存

近年來氣候逐漸惡化,除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趨勢越來越明顯,全球各地天災更是頻傳。今年8月的夏威夷大火;24號美國密西根州龍捲風導致5人死亡、數十萬用戶斷電;義大利甚至在八月下起冰雹,種種跡象都顯示地球正在陷入危機。

高雄桃源區、南投仁愛鄉等地近期也受卡努颱風影響,對外道路全毀,只能透過直升機運送物資,更顯現準備急救包、避難包的重要性。

急救包需求大增

一般的防災包通常包含罐頭食品、手電筒、OK繃以及碘酒、收音機、保暖毛毯等在受困時有極大幫助的物品,但這些物品並沒有辦法在同一家商店取得,對於民眾而言,可能會因為過於麻煩而忽略防災包的重要性。

美國零售商抓住了這波商機。據《CNN》報導,美國緊急套件製造商Ready American表示,在過去五年,他們的銷售增長了83%。在美國加州熱帶風暴希拉里(Tropical Storm Hilary)預告來襲的一周內,防災避難包銷售增加超過350%,小型發電機的銷售甚至增加23倍。

除此之外,另一家製造商Sirius Survival 的老闆也表示,「自然災害總是會帶動銷售增長,近期也因為夏威夷火災,向當地運送了防災避難包。」。他也補充,美國俄亥俄州列車脫軌事件也會讓民眾產生危機意識,防災避難包的需求自然增加。

然而根據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的數據,成年人有準備急救包比例卻有所下降。FEMA在2022年調查中發現,55%的成年人採取了FEMA公布的「12項建議措施」中的三項或更多,較2020年的68%有所下降,但仍比2017年高出近10%。專家預估,防災避難包的市場仍然會以7%的年增率快速增長,甚至有機會在未來十年內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