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來襲 防熱傷害3招保平安


記者游宜橙/台南報導
隨著炎夏腳步逼近,天氣持續高溫炎熱,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前兩周因熱傷害就診有111人次,其中台南市為9人次,如果在戶外或高溫環境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狀態,或是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昏迷症狀,小心你也可能是熱傷害的受害者。
至於要如何預防熱傷害?國民健康署日前也提供預防熱傷害3字訣「涼、補、心」:
一、保持「涼」爽:
(一)穿著輕便、淺色且透氣寬鬆衣物,並適度選用防曬用具。
(二)避免處於陽光直射的環境,並且加強空氣流通或灑水、空調降溫等;若在車內,無論是否有空調都不可將幼童或寵物單獨留在車上。
(三)若是在戶外工作者雇主應提供適當休息場所,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或陽光直射的環境中,以降低熱傷害的發生。
二、「補」充水分:
每天至少飲水2,000CC,若要從事高強度活動或工作,還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鹽分),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須限制水分鹽分攝取者,則應遵循醫師建議。另外含酒精、咖啡因或大量糖分的飲料,反而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三、提高警覺「心」:
(一)注意高溫警訊及自身狀況,避免於正午時段外出,戶外工作者也應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出現不適就請盡快休息並補充水分。
(二)如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必要時立即就醫。
臺南市政府黃偉哲市長呼籲各位市民,做好預防熱傷害3字訣,保持「涼」爽、「補」充分水分及提高警覺「心」,健康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