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風》祈雨不是迷信,是為官者的必修課

樂風》祈雨不是迷信,是為官者的必修課
樂風》祈雨不是迷信,是為官者的必修課

【愛傳媒樂風專欄】這個字數很多的匾,立於1830年,其由來是嘉義知縣張縉雲在該年遇到旱災,虔誠向鹿港龍山寺觀音菩薩祈雨,才燒化牒文沒多久就下三天雨,米價立刻穩定。張大人感動之餘,遂獻此匾答謝神恩。

最近臺灣久旱無雨,幾年前也有類似情形,面對這缺水大危機,當時臺中市舉辦祈雨法會,被很多網友批評為迷信,有些政治人物因此而打退堂鼓,其實要是細究起臺灣的歷史,你會發現祈雨不單純只是為了降雨,也是政治人物表達愛民之心的方式。

清代,官方訂立有祈雨的儀典,身為父母官,遇久旱不雨,你想不祈都不行,老百姓眼睛在看著,上面的監察系統在盯著,身體再不舒服,年紀再大,也不能找人代理,曾經就有官員未親自出席,慘遭彈劾。

通常大約四五十天沒下雨就得準備祈雨儀典,若是一求就雨,那真是祖上積德,祈雨失敗的例子很多,失敗了還得繼續祈,而且為了表示誠心,齋戒沐浴、禁屠三天那都只是基本款,步禱那真的是苦差事,激烈一點的還得邊走邊跪,1754年,臺灣府知府曾曰瑛就因為步行祈雨,中暑而死。

臺灣史上最有名的祈雨莫過於大甲貞節媽林春娘,戴潮春起事,其部將三圍大甲,城中水源斷絕,百姓祈雨不應,官員祈雨不應,貞節媽一祈就靈,且連續成功三次,這已經不是巧合可以解釋。

節孝婦林春娘祈雨,一戰成名,後世亦仿效之,1910年竹東、1911年新竹都有請節孝婦祈雨的紀錄。

幾年前臺中祈雨,當然也把貞節媽請出來,希望她能再顯神通,救救臺灣百姓。另外據清代方志記載,臺南海會寺的住持澄聲,祈雨也頗靈驗。

至於祈雨的對象,通常是城隍、龍王或相關與水有關的神明,或是地方大廟,如大園一地祈雨,多向感天大帝祈求。也有向鄰近地區知名神明祈求者,比如前文所提,嘉義知縣北上向鹿港龍山寺觀音菩薩求雨的例子。

臺灣進入日本時代後,照理說日本人相當重視科學,致力破除迷信,祈雨這是應該沾不上邊,其實不然,像光1933年就有龜山庄長野口敏志、淡水街長多田榮吉、大甲街長柴田一平、斗六郡守倉內孝、嘉義郡守佐藤房吉等等留下祈雨紀錄。

日本地方官初期入境隨俗,也到地方大廟祈雨,神社數量多後,也有地方官在神社祈雨,比如1933年馬公神社、斗六神社、沙鹿神社都有祈雨記錄。

要說日本人真的相信祈雨之效嗎?我認為未必,但對於爭取民心是相當有幫助。所以說祈雨是官員的必修課。

至於祈雨如何祈?清代會在城隍廟設祈雨壇,並到龍王廟、東嶽廟等相關廟宇上香,祭拜時官員配雨纓素服,全民茹素並禁屠(通常是三天),找和尚道士念經祈禱,雨不來這些儀典就得繼續下去,若情況嚴重,官員還得健行練腳力,就是前文說的步禱,禱得成不成不知道,倒是體弱的官員自己先倒了……

祈雨時會上一些牒文,這些牒文中,官員們大多有著「老天你衝我來啊!別為難我的百姓!」之心,比如楊桂森的「祈雨告龍神文」中說:「寧嚴譴予司牧,毋困敝我蒼生。」

六十七(這是人名,滿州人,他們家聽說喜歡用數字命名)的「祈雨移龍王牒」中說:「惟神夙在祀典,歲享明禋;雖職等守官無狀,無足顧恤,寧不矜憫蚩愚,以一上慰宸衷乎?神實有靈,敬祈昭格。」

意思大約是龍王大爺,您平常也享受我們不少香火供奉,雖然我這個當官的有些擺爛,不用可憐我,但幹嘛跟我百姓過不去,可憐可憐他們吧!你要是真的有靈驗的話,下點雨給我看看啊!

還有范咸的「祈雨移城隍牒」:「民或有殃,咎在職等,請移罰於職等之身,甘受無悔。敬具牒文,粗陳鄙悃。仰龥時雨三日,以甦生民之命。」

這是在說,老百姓要是有做錯什麼,要罰罰我,我沒意見,拜託先下個三天雨應急一下。

日本時代1898年,澎湖廳長富田貞二郎為祈雨,也寫了篇祭文,文末說到:「……咎在卑廳一人,斯民何辜,罹此艱厄……」

也是和以上三位差不多的意思。

至於日本時代的祈雨方式,以1908年新竹為例,搭壇安四海龍王神位,設五水缸,內裝清水插榕枝,每缸立一紙旗,共有五色,上書「祈求甘雨」等字樣,又有紙製「商羊鳥」掛在神壇上,做跳舞狀,每天請道士誦經。

步禱方式,以1933年龜山為例,整個步禱隊伍是以紙糊青龍為前導,之後是道士、披麻戴孝的受災戶,沿途跪拜,向天吶喊,目的地通常是一廣闊水域。

同一年大甲也以類似的方式步禱,大呼「皇天降雨救萬民」,1929年,新竹步禱則喊「旱魃為殃何太酷,商羊不舞實堪憂。」,這應該是出自該地文人的手筆,有種抗議口號的味道。

大人因無雨而淒苦,連兒童也感受到異樣的氣氛,1905年8月30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有兒童六、七人跪在田間齊聲大喊:「天公喔降雨!」斯時祈雨已是全民運動。

祈雨這件事,莫笑官員太迷信,而是為了擄獲民心,不得不為的形象工程啊!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出處:樂風的民藝筆記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