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風》精忠貫日月-宜蘭碧霞宮岳武穆王廟

樂風》精忠貫日月-宜蘭碧霞宮岳武穆王廟
樂風》精忠貫日月-宜蘭碧霞宮岳武穆王廟

【愛傳媒樂風專欄】宜蘭碧霞宮,是臺灣少數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

有闗岳飛之生平事蹟,例如岳母刺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裡就不多贅述。但我提供一個較少人知,有趣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岳飛本人的事蹟。

清朝將領勝保,是協助慈禧奪權的大功臣,雖然是個滿人,但最崇拜岳飛,竟也效法岳飛在背上刺字,真可說是岳飛的鐵粉。

不過,當他刺完「盡忠」後,便疼得受不了,剩下的「報國」兩字只好放棄,改用紅色顏料塗上,據說還每半個月得補色一次哩。

勝保雖崇拜岳飛,但打仗功力和岳武穆王相差甚遠,以致於後來有人諷刺他應該改名叫做「敗保」。

碧霞宮這座廟宇,源於同治年間的坎興鸞堂,後來在1896年決議正式建廟,隔年動工。另一方面,有楊士芳、李望洋等人成立宣揚忠孝節義的「勸善局」也在尋覓廟地,由於楊、李兩人有科舉功名,較有號召力,坎興鸞堂與勸善局雙方遂合而為一,共同建廟,而由楊士芳為主事,1899年,碧霞宮正式落成。

1997年,宜蘭縣政府基於以岳王為主神之廟宇並不多見,且該廟善於保存文物,兼之其門生制度相當特別,遂列為宜蘭第一個縣定古蹟。

碧霞宮中之神像個人覺得相當有水準,個個英氣勃發;除居中之岳武穆王像外,前面神桌有岳飛麾下三位大將:牛皋、何元慶和楊再興。

何元慶,善使銀槌,在「說岳全傳」中被岳飛二擒二縱,用智謀降伏,遂歸順大宋。

牛皋,原本是弓手,職司地方緝盜,後為金人扶植之傀儡政權齊國之將領。紹興三年歸順南宋,被劃歸岳飛部隊,戰功赫赫。後來因為對紹興和議不滿,竟被田師中毒死。

岳飛部將中,最勇猛的應該是楊再興,他原本是湖東名賊曹成部下,岳飛率部討伐,楊再興砍死岳飛部將韓順夫,連岳飛之弟岳翔也死於他手,後來被岳飛部下張憲生擒,岳飛惜才,不計前嫌,收為部將。

紹興十年,金國大將完顏兀朮率兵一萬五千和岳飛決戰,楊再興單騎入敵陣,想要來個斬首行動,真是藝高人膽大。雖未成功,但亦斬殺包圍他的金兵數百人。

之後,楊在興在某次行動中,率三百騎進行偵查行動,被金兵包圍,楊以少擊多,於斬殺兩千餘人後,力竭殉國。

後收屍之時,從楊再興體內取出箭簇兩升,死得極其壯烈。這兩升是什麼概念,我查了維基百科,沒有宋朝度量衡的資料,但秦、漢的升一般來講大概是現在的200公克,兩升就是400公克,因為不知道宋代箭簇多重,只能以現在的箭來推算,大概是身中四箭左右,這事件會被宋史特別提出來,恐怕受創之深會比我推算的四箭還要重。

後殿有岳母及夫人、公主神像。岳飛能成為一代名將,岳母教育之功不可沒。

而岳飛一生曾有過三位妻子,其中第三位妻子楚國夫人李娃,據說也是位女中豪傑,和岳飛不但是夫妻,也是事業上的夥伴。

至於銀瓶公主據說是岳飛之妹,但正史上沒有記載。

其實廟中的岳飛像不止一尊,而造型包含帥、王、帝三種造型,代表岳飛生前、死後追封及道教賜封之三種身分。

此外碧霞宮中還有一些其他廟宇較少見到的神明,羅列如下:

周先師,手持弓箭,應該就是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岳武穆王的箭術係由他傳授。

徐甲真人,為老子牽牛,和尹喜真人同為老子徒弟。

尹喜真人,周昭王時曾官至函谷關令,也是老子之徒。

鴻鈞老祖,在封神榜中是太上老君的師父,亦有一說是道教眾仙之祖。

至於該廟最具特色之門生制度,已維繫百年之久,門生分為鸞、講、經三部分,個人可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參加,各依據該項目的學習方法學習,然後升等。

鸞部主要是扶鸞問乩,須由鸞生做起,之後逐級升為右鸞、左鸞,最後可升為正鸞;講部是宣講善書,在日本時代,碧霞宮之善書宣講非常受到歡迎,此部由搭棚學起,因為宣講善書時常須巡迴各地,需要自己動手搭棚,之後逐級升為講生、宣講生,最後可升為正講;經部是負責誦經法會,先從學禮誦起,兩年可升禮誦,若干年後可升至正誦。

門生之選擇頗嚴,有謹慎的品格考核,加入後由岳恩主賜一法名,透過讀經學習忠孝節義情操。1987年,門生制度改稱為信徒制度,公教人員或其子弟占了百分之八十,素質相當整齊。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岳王聖誕,碧霞宮舉行三獻大禮,猶如祭孔大典一般,並有「武佾舞」,成為該廟另一特色。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出處:樂風的民藝筆記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