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大叔求生守則【自強篇】熟男當自強 好學不戀宅

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成為法定老人,不同於老一輩,他們「不再是大男人」,同意退休共好,而非彼此折磨。不讓女性視退休老公為災難,大叔當自強。

一大早,十來位大哥大姐穿起圍裙,俐落備料、切菜,這天是嘉義縣水上鄉樂齡中心每月一次做公益便當的日子。一個便當一八○元,限量一百個,以「大齡熟男掌大廚」、「地方特色入餐盒」為號召,大受好評。現在參與者男女不拘,但一開始是源於疫情期間開辦的「男士料理工棚」,由在家通常遠庖廚的大叔們,挽袖洗手做羹湯。

二○二二年,嘉義縣水上鄉樂齡中心主任黃意萍觀察到樂齡班的夫妻學員們,太太染疫生病,先生便苦於不知該吃什麼,馬上營養不良,於是推出「結合營養學,具預防醫學長照精神」的大齡男士料理課程,即「男士料理工棚」。反應熱烈,每期都額滿,持續開課一年。

大叔學料理 挑太太不會的

曾獲二○二三年「樂齡教育奉獻獎」的黃意萍是開課高手,參加樂齡課程大約女七男三,有時甚至八比二,如何吸引男性參與,一直讓她煞費苦心。沒有想到,以為大叔們興趣缺缺的料理課,竟然秒殺?原來男士們覺得課堂上沒有女生正好,不會因為做不好被嘲笑,也不用擔心自己問了笨問題,一定要學個厲害的菜色,回家獻寶。

黃意萍發現,同樣學做菜,大叔和女士不同。首先,對老師所教不會完全照單全收,回家上網自己查,再來說「老師你說得對」。同時希望老師教「不是老婆平常會做的菜色」。於是老師專門為大叔們設計手路菜,如雞翅去骨包入米飯的翅包飯,有點費工,但好吃又可展現廚藝。

「男士料理工棚」開課一年,這下子女生不依了,也想參加。黃意萍將課程轉型成「野放廚房」,結合在地特色,讓產地食材直送餐桌,後來漸漸演變成現在每月一次,樂齡大哥大姐聯手做公益便當。女性加入後,分工有調整,男士們打菜不均,又被說裝盤不好看,「那妳們女生來做」,現在大多由大哥炒菜,大姐裝盤。

夫妻應共好 避成家庭災難

為何希望男士加入課程?黃意萍說,其實不少女性視退休的老公為災難,「我家老公就要退休了怎麼辦?」原本老公上班,太太處理完家務就很自在,老公退休整天待在家,太太行動就受限。「為何又要出去?」、「上那個課要做什麼?」許多女性上課認識朋友,形成自己社交圈,老公看著往外頭跑的太太,愈看愈不順眼。

所以,男性若參加樂齡課程,不但擴展學習與交友,對老婆也是好事一件。黃意萍發現,男性不是不願意上課,但課程要有吸引力。她曾為大叔開設水電土木基礎課程,結果來報名的清一色是婆婆媽媽。大齡男性比較「慢熟」,且對專業度高的課程有興趣,例如登山嚮導教導打包行李、日本演歌教唱等。

黃意萍說,樂齡中心成立宗旨就是「翻轉刻版印象,創造新老力量」,戰後嬰兒潮一代已成法定老人,他們「不再是大男人」,加上女性自主意識抬頭,大家應有共識,「退休應該共好,而非彼此折磨」。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也說,日本將退休或老年視為「社會資源期」,繼續付出,找到自己的價值。

數位版看這裡

大丈夫再創新舞台

大叔向來是許多家庭的支柱,但人生走到某個階段,不知為何,「男主外、女主內」悄悄變成了「男主內、女主外」,立場翻轉。專家分析,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大丈夫也能屈能伸,認知自己、挑戰自己、轉換自己,走出另一個人生舞台。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85歲母親獨居高級公寓 堅持不讓女兒進屋探望…她強行闖入見驚人慘狀
白雪公主與7老翁?妙齡女交往「7退休長者」 為1夜激情砸光養老金
未婚夫「突改用湯匙叉子」吃飯 她起疑翻對話竟抓包出軌女同事
擁高人氣…51歲女歌手剛發文「去表演了」 唱完返家遇車禍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