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壓力系統異常 機師SOP需驟降一萬英尺以下

台北市 / 方莉婷 蘇耘寬 報導

大韓航空從南韓仁川飛往台中的班機,遇到機艙壓力系統異常的狀況,以機師的SOP來說,飛機要立刻驟降到1萬英尺以下的高度,來爭取氧氣。而在急速下降的過程中,旅客除了要立刻戴上氧氣罩,也要坐在位置上穩住等待。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耳鳴、流鼻血的情況。機師說,雖然會讓乘客不適,但這全都是要避免機艙持續失壓缺氧的挽救措施。

電影片段說:「我現在風擋裂,拉下氧氣面罩。」飛機飛行到一半,擋風玻璃突然裂開,氧氣面罩瞬間降下,機師緊急降落飛行高度,雖然是電影情節,但卻真實呈現,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景象,模擬飛機壓力系統異常的狀況,飛機的警示音先響起,機組員先戴上氧氣面罩,並且進行降落,通常飛機會飛行在3萬5千英尺左右的飛行高度,因為阻力變小就能縮短飛行時間,但若遇到失壓等緊急情況,機師就會緊急驟降到一萬英尺以下的高空,來爭取氧氣。

機師職業工會教官史慶生說:「這有點像持續型的大怒神(遊樂設施),大概可以持續2到3分鐘,必須要從十公里高空,驟降到大約3千公尺,最極端情況會驟降7千公尺。」

至於在機艙內的旅客和空服員,在氧氣罩掉下的時候,要迅速替自己戴上,再協助旁人,並且坐在原位等待飛機驟降過程,不過要注意可能會出現耳朵痛,甚至流鼻血。

旅遊達人傑西大叔說:「在高空當中如果客艙突然失壓,人在10到30秒之內,就會呈現昏迷的狀態,旅客使用的氧氣,主要是用化學的方式產生,飛機上並沒有這麼大型的氧氣瓶,來儲存氧氣,所以呢在觸發之後呢,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化學合成,可以提供十到十五分鐘的氧氣使用量。」

只是這次大韓航空的飛機,是波音737MAX的機型,這已經不是波音首次出現機艙壓力系統異常的狀況。在今年1月也曾發生波音737-800客機出現艙壓異常的狀況,幸好沒有造成死傷。機上狀況百百種也考驗機組員的臨機應變,挽救全機性命在一瞬間。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飛機座位後置物袋最髒!空服員建議套一次性袋子
機艙玻璃破裂繼續飛 長榮:確認無飛安疑慮
波音客機大小飛安不斷 客機品質引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