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雙雄戰米蘭2】師法谷歌搶當機車業安卓平台 柯勝峯靠打群架戰法做大電車

柯勝峯以Ionex電池為公版電池,推3大解決方案號召同業加入。
柯勝峯以Ionex電池為公版電池,推3大解決方案號召同業加入。

2018年光陽推出電動機車品牌Ionex,去年成功坐穩台灣二哥後,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曝下一步全新戰略,「KYMCO像三星、Ionex像Android;以金融業角度比喻,KYMCO就像銀行、Ionex就像VISA,這次發表的Ionex電池計量模組是其中關鍵,只要任何品牌的電動機車安裝進去,就能享受完整生態系提供的各式服務。」

不過隨著高通膨引發消費力下降,價格較高的電動車已出現銷售停滯現象,要如何逆風突圍,已成為各車廠最頭疼的問題。一家國際大廠就透露,歐洲電動機車市占僅2成,主因就是購車成本太高,此外電動機車的養車費用(電池資費、維修保養、停車費)驚人,據交通部的調查顯示,每台車平均一年要花9,897元,偏高的費用讓僅有近3成民眾願意汰換電動機車,也讓業者難以由虧轉盈。

但看在積極搶攻電動機車市場的光陽眼裡,電動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早在2018年就推出電動機車品牌Ionex,去年成功坐穩台灣二哥後,今年柯勝峯更登高一呼,要讓Ionex成為電動機車界的Android平台,「即日起將Ionex軟硬體系統開放,打造異於對手(Gogoro PBGN聯盟)的生態系。」

藉著2021年與哈雷合資電動機車品牌LiveWire,柯勝峯要一鼓作氣,今年又聯手泰國國家石油合資成立Aionex,強力向外推展Ionex系統。柯勝峯很清楚,只有打群架才能擴張Ionex,他決定讓Ionex電池成為公版電池,並導入BMU電池計量設計,讓其他想進入電動車的車商能省下建置系統的麻煩,還能開發廠差異化商品。

「一台電動機車需要2顆成本各2萬元的電池,賣10萬台電動機車,就要砸40億元,早期Ionex每5顆電池就有一顆故障,如今生產一萬顆電池只有一顆故障,我們幫各車廠走過學習曲線的痛苦。」柯勝峯透露:「未來還要開放其他企業,加入建置Ionex電池交換站的行列,降低車廠發展電動機車的龐大成本,更能跨界做大電動機車市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文】機車雙雄米蘭交火 三陽少東推油電車對戰光陽
【機車雙雄戰米蘭】機車雙雄米蘭尬場直擊 三陽少東推油電車叫陣光陽
【機車雙雄戰米蘭1】三陽以戰養戰 吳清源攻新能源車戰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