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童漂」現象 6歲臨演4個月僅賺250元RMB

過去在浙江橫店等待一圓星夢的臨演,被稱作「橫漂」,而現在橫店影視城出現一群「童漂」,家長為了讓孩子當童星,放棄學業,進到橫店,到處試鏡找機會。一位6歲女童,媽媽帶著她在當地辛苦生活,結果4個月只賺到了人民幣250元臨演費用。橫店因為童漂現象,出現一推童星培訓機構、經紀公司。

圖/翻攝自 中新網
圖/翻攝自 中新網

橫店劇組人員:「3、2、1開始,走起來!」

催促著演員們動起來,浙江橫店影視城被稱作是「中國好萊塢」,不少人想一圓星夢,來到這裡當臨時演員等待機會,被稱作「橫漂」一族,而現在橫店還出現了大批「童漂」。

兒童演員:「導演好,我叫吳昔圜,興趣愛好是表演、模特走秀、跳舞。」

化上成熟妝容,擺起姿勢製作試鏡資料,童漂指的是這群期盼進入演藝圈的孩子,父母不惜讓他們放棄學業,住進橫店,只為了有朝一日成為童星。

兒童演員:「(想當什麼?)明星。」

兒童演員:「因為那個,我想讓大家羨慕地看著我。」

兒童演員:「我看別人拍戲長大都當了明星,然後就有很多錢花。」

光去年在橫店拍攝的影視劇,就有230部動用到未成年演員,兒童總數超過6千人;要想在一群人之中,嶄露頭角變成童星,得先熬過默默無名的臨演階段。

家長:「當時拍戲的時候要拍二月份的戲,他其實是穿棉服的,然後等我把衣服脫下來的時候,他那個小背心是能擰出來水的。」

家長:「晚上7點多接到的定人通知,然後我們就立馬收拾東西出發,從南京開車過來5個小時,到了橫店以後,我記得是兩點,到飯店以後,那天出工是早上4點。」

小小年紀為了一個機會,就得跟著劇組風吹日曬、白天黑夜趕戲,甚至有大陸平面媒體報導,一名6歲女童,媽媽帶著來橫店拍戲,每月加租屋生活成本只能控制在人民幣3千元以內,結果4個月只賺了人民幣250元;還有家長好不容易,孩子試鏡上了,卻被要求繳錢才能演。

家長:「那時候最早就是我們也是一個特約的一個角色,然後晚上的時候,臨時通知我說不用去了,就是有帶資(金)的另一個小朋友去了。」

為了競爭角色,橫店各種打著兒少模特兒、舞蹈和表演培訓機構,應運而生。

表演老師:「長頸鹿是不是,牠在上面吃樹葉,是不是要勾著,抬頭去吃樹葉啊,小雞啄米的時候是什麼樣?」

花時間、金錢上表演課,還有的是加入會員制兒童經紀公司,繳交人民幣2萬,一年保證登上三齣戲,人民幣8萬,5年保證有12齣戲是特約等級的角色。

兒童經紀公司負責人 王佳淇:「其實說白了,真正喜歡拍戲的都是家長,10個有9個是圓家長的夢想,我個人感覺,我覺得10個裡面都沒有一個能堅持的吧,100個裡面挑一個也幾乎很難。」

橫店童漂現象,掀起關注,有與論抨擊童星思維扭曲了孩子價值觀,壓榨了他們的童年。過去大陸廣電總局曾祭出「限童令」,讓未成年星二代消失在綜藝節目上,如今童漂可能引來規管。

而大陸對於影視娛樂向來要求嚴格,11月初「網紅實名制」正式上路。

上海廣播電視台:「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百度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公告明確部分自媒體帳號,將進行實名訊息展示。」

大陸多個社交平台,要求擁有50萬或100萬粉絲的網紅,帳號必須實名制,顯示真名發布影片、文章,否則將限制流量或收益。

北京市民:「他是『大V(網絡名人)』,他公開自己個人的這些資料,我覺得應該公(開)。比如說做抖音、做直播的這些,人家要買他的東西,必須知道他的真實情況,要不然他賣假貨或者什麼跑了,我什麼都找不到了。」

網紅實名制目的是讓自媒體對自己的文章、影片負責;但另一聲浪認為,如此一來一切以真名示人,以後想藉此網路文章影片,對官方進行評判言論,想都別想。

更多 TVBS 報導
大陸電商雙11成交總額蓋牌 銷售不如以往
雙11京東「低價」賣烤箱 批李佳琦「壟斷價格」
大陸電商雙11活動比早 未到11月就開賣
​​​​​​​大陸搶辦音樂節 上半年逾19萬場營業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