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沒事仍大腸癌!醫曝5原因 出現「紅燈警訊」別輕忽

健康中心/鄭餘蓉報導

吳宗勤醫師提醒,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是糞便突然變細、出現無法緩解的腹脹等等,這些都算紅燈警訊。(示意圖/資料照)
吳宗勤醫師提醒,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是糞便突然變細、出現無法緩解的腹脹等等,這些都算紅燈警訊。(示意圖/資料照)

吳宗勤醫師提醒,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是糞便突然變細、出現無法緩解的腹脹等等,這些都算紅燈警訊。(示意圖/資料照)

若做完一次大腸鏡檢查,下次建議回診追蹤時間還沒到就發生大腸癌,胃腸肝膽科專科醫師吳宗勤表示這就是所謂的「大腸間隔癌」,常見原因不外乎5項。

醫師吳宗勤在粉專「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說明,所謂的「間隔大腸癌」,就是在建議回診大腸鏡的時間還沒到,就出現了大腸癌。舉例來說,假設一開始只有1顆大腸腺瘤,且在1公分以下,醫師建議大概5年追蹤,但在第3年時就出現血便被診斷大腸癌,這就叫做「間隔癌」。

【間隔癌常見的原因】不外乎以下5項:

● 當下清腸準備不佳

● 醫師大腸鏡拉出來的時間過快(建議6分鐘,最好8分鐘,不含息肉切除)

● 大腸鏡觀察時沒有將大腸撐開

● 大腸鏡沒有做到終點(盲腸)

● 大腸息肉增長速度太快(通常扁平鋸齒狀腺瘤長大速度比較快)

吳宗勤表示,大腸間隔癌占所有大腸鏡約3-9%,他個人都會跟病人說5%,平均間隔癌都在3年左右被發現,若1年以內被發現,通常會覺得是被漏掉,「所以我自己的病人,顆數比較多、菸酒生、大腸癌家族病史,我都會請他們不要超過3年追蹤,清腸準備不佳、超過2公分的大腸息肉或者是早期癌切除,我就會建議1年後追蹤,搭配著國健署的糞便篩檢或者是公司的糞便篩檢,如果呈現陽性就提早追蹤」。

此外,吳宗勤認為,最重要還是病人要有警覺性,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莫名的缺鐵性貧血、糞便突然間變細或者是出現黏膜、無法緩解的腹脹,這些都算是要小心的紅燈警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疥蟎「在你身上吸血產卵」!醫曝1行為恐遭百萬隻感染 3招消滅
業者否認指控喊告 控「羊肉爬滿蛆」關鍵人發聲了:哪找那麼多蟲塞?
6種喝水方式錯了!醫示警:嚴重恐誘發4種癌症
「被吸太大力」男友倒地喪命!女崩潰:不知道他受不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