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台灣新聞自由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20年,中天新聞台申請換發衛星廣播頻道執照,NCC七委員合謀決議不予換照,並將中天新聞台逐出有線電視系統52頻道。中天提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處分並准予換照、並求償79億元。歷經3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撤銷了NCC的處分並發回重審。消息傳出,許多媒體人士氣大振,有人甚至開始預測中天鳳還巢的可能性。

而就在一個禮拜前,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公布了2023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在全球180個國家裡的排名,從2022年的38名進步到35名,領先南韓的47名、日本的68名,甚至還超越美國的第45名。不知「無國界記者」評鑑各國新聞自由指數時,有沒有將NCC黑手關中天案納入考量?

「無國界記者」評比各國新聞自由度的依據分別是政治指標、經濟指標、立法指標、社會指標和安全指標。其實,這5項指標和新聞自由度高低,並沒有確切的因果關係,也不存在統計上的相關。評比各國新聞自由,下列指標或許更具效度與可信度。

一、政府組織內是否設有監理媒體(包括紙媒體、視頻媒體、網路媒體和各類新媒體)的機關?(民主國家只設立負責監理網路及頻道資源公平分配的機關,絕不涉及媒體經營與內容監控。)二、媒體登記設立是否需要經過政府的核准?三、媒體發行、上架到網路平台、收費標準是否需要經過監理機關的核准?四、監理機關是否有權干預新聞報導的內容?五、新聞報導內容涉及錯假不實、誹謗他人名譽和商譽、牴觸新聞倫理等,最終判決機關是監理機關,還是法院?

六、監理機關或其他行政、立法部門是否有權管制、分配網路的使用權限?七、監理機關或其他行政、立法部門是否有權撤銷媒體的經營許可?八、公共媒體(含公共電視)的董監事會成員是否由執政黨或行政部門指派?九、政府各部會是否有編列大筆預算監測、補助各類媒體?或是將特定公共廣告預算,分配給特定媒體?十、立法部門是否能有效的監督上述行政部門的媒體預算和支出?

十一、大眾傳媒是否設有獨立的發行量、瀏覽量的監察機構?是否能發揮自律機制、查核錯假新聞、更正報導並對當事人給予合理賠償或補償?十二、網路媒體或自媒體引用大眾傳媒採訪或評論內容,是否合理付費機制?十三、大眾傳媒是否公開發行?黨政軍持股比例能否公開揭露?十四、大眾傳媒來自視聽大眾或會員付費收入,民營企業廣告營收、政府廣告或委辦活動營收的比例,各為多少?是否經過會計師簽證?十五、媒體或個人批評公共政策、政府施政績效、特定政治人士時,是否會遭到網路霸凌、檢調機關騷擾或司法檢控?

根據上述這15項指標檢視台灣的新聞自由,台灣的新聞自由可以得到幾分?真能超越美、日兩國嗎?同樣的,根據上述15項指標,誰敢樂觀預測,中天新聞台能迎來鳳還巢52頻道的一天?實在的說,無論誰執政誰當家,只要NCC組織法不改,只要廣電三法不廢,NCC監理媒體任務依舊,政黨管控媒體觀念常在,台灣的「新聞自由」也只能原地踏步吧!(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