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的和諧街

馬來西亞檳城的喬治市有一條和諧街。短短的一條街道,有一座印度廟,一座回教堂、一座觀音廟,還有一座基督教堂,它們都超過了百年的歷史,供各個不同的種族祭拜。

追風小子畫作是立陶宛畫家恩尼斯在檳城留下的作品。(圖/左化鵬提共)

一條街上,有四個不同的宗教聚會場所,在世界各地應屬罕見,馬來西亞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三大族群構建而成,由此可見,他們已真正做到了族群和文化的融合。

檳城一條老街,牆壁上留有立陶宛畫家恩尼斯所繪的爬牆小孩畫作。(圖/左化鵬提供)

檳城也有一座孫中山紀念館。2001年時任首相的馬哈迪醫生親自主持開幕典禮,20 0 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也曾前來參觀。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也曾到檳城短暫居留,他可曾料到,當年所倡議的五族共和理想,在馬來西亞實現了,中國大陸也實現了,唯獨他所創建的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欲振乏力,成了被欺負的弱勢族群。

國父孫中山早年奔走革命,曾經來到檳城短暫居留。(圖/左化鵬提供)

今天,我在市區閒逛,當地有一條老街,牆壁上留有立陶宛畫家恩尼斯所繪的姊弟共騎、爬牆小孩、追風小子等畫作,我在一幅三隻貓的畫作前留影,竟然有一隻黑貓自動前來當模特兒,對著我喵喵直叫,甚是有趣。

作者在三隻貓的畫作前留影,有一隻真實的黑貓(右前方)也來湊熱鬧。(圖/左化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