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數據和透明度 德官員:俄新冠疫苗安全堪慮

編譯王能斌/綜合外電報導

俄國11日宣布,將自力研發出之首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以蘇聯時代人造衛星之名,命名為「史普尼克5號」(Sputnik V),藉以凸顯俄國科技「再次領先西方世界」,並號稱「下個月就能開始量產」。但德國官員稱俄國研發過程不夠透明,亦無充分數據佐證,安全性堪慮。

俄國總統蒲亭11日宣布,由「伽瑪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研究所」研製的疫苗,已獲政府核准,且稱已為女兒注射,展現對該疫苗的信心。但德國負責審核疫苗的聯邦機關「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所長吉楚特克表示,疫苗一般須經3階段臨床實驗,因此,僅歷時2個月研發、尚未完成第3階段的「史普尼克5號」,恐存在風險。他強調,當前疫情嚴峻,加快研發有其必要,但風險評估須同樣謹慎。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全球目前約有170種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其中6種已進入第3階段臨床實驗,未來有必要對俄國批准的疫苗,進行嚴格審查。

俄國批准尚未完成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德國官員表達憂心。圖為莫斯科醫院篩檢狀況。 (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