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沙龍《平珩說舞》跨界鬧藝術 連續四年說舞不輟!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台中新聞)【記者顏淑娟/台中報導】《平珩說舞》回來了!NTT+歌劇院沙龍第4度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平珩,在今年6、7月以舞蹈的「無限可塑性」為主題規劃4場沙龍講座,今(5)日舉行記者會,跨域連結親子教育、馬戲、異文化及各種學科,與創作者們展開對談,並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古舞團及舞蹈空間舞團現場演繹,呈現當代舞蹈的多元樣貌。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古舞團及舞蹈空間舞團現場演繹,呈現當代舞蹈的多元樣貌。(圖/記者顏淑娟攝)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古舞團及舞蹈空間舞團現場演繹,呈現當代舞蹈的多元樣貌。(圖/記者顏淑娟攝)

當代舞蹈近年以專業編舞及身體律動鬧進各種不同藝術領域,「舞蹈跨域Now/鬧藝術」探討舞蹈延伸美學及跨界展演的無限可能,4場不同主題的講座,將翻轉對舞蹈的認知與想像,深入淺出地引領大家重新認識舞蹈,開拓當代舞蹈發展的視野,輕鬆成為舞蹈行家。平珩表示,連續舉辦4年,過程中跟參與者學習到很多,今年疫情解封,除了每場都會有演出之外,希望能跟觀眾有更多互動,「Now」是現在,也是一起熱鬧!

▲歌劇院今(5)日舉行《平珩說舞》記者會,跨域連結親子教育、馬戲、異文化及各種學科,與創作者們展開對談。(圖/記者顏淑娟攝)
▲歌劇院今(5)日舉行《平珩說舞》記者會,跨域連結親子教育、馬戲、異文化及各種學科,與創作者們展開對談。(圖/記者顏淑娟攝)

6月5日,當舞蹈鬧進親子圈,讓「幼獸」啟發你!首場講座邀請曾在歌劇院演出《凱吉一歲》親子版的跨界舞蹈媽媽董怡芬、音樂媽媽林桂如再度合體,分享創作者們獨特藝術觀念形成的教養秘招,此次將帶著4歲的小孩一起同台演出,即興表演很多時候要見招拆招,當中的「玩興」很重要。6月12日,當舞蹈鬧進當代馬戲,極度冒險!第2場講座邀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馬戲是非常有包容力的表演藝術形式,音樂、舞蹈、魔術、默劇等都能包含在內,害怕看抽象未知表演形式的觀眾,可以先從馬戲入門。

▲現場展示以黃色橡皮筋、運動專用的彈力繩等物件,將力學彈性融入舞蹈視覺及動作中。(圖/記者顏淑娟攝)
▲現場展示以黃色橡皮筋、運動專用的彈力繩等物件,將力學彈性融入舞蹈視覺及動作中。(圖/記者顏淑娟攝)

6月26日,當舞蹈鬧進國際,驚喜連連!國家文藝獎得主古名伸成立的古舞團,1999年起,每年皆以《解讀亂碼》啟動舞者與音樂、空間及燈光的冒險之旅,每一個接觸與互動,都成為動人的自由篇章。第3場講座中,舞者將與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家合作,以肢體穿梭多元音樂風格。7月3日,當舞蹈鬧進學科,完美結合!《平珩說舞》曾以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的《紅與白》舞作,分享舞蹈如何詮釋文學。第4場講座中,舞蹈將跨界物理學科,獨立編舞家黃于芬介紹英國科學家虎克提出力學彈性理論,以黃色橡皮筋、運動專用的彈力繩、乒乓球等物件,將力學彈性融入舞蹈視覺及動作中,為大家上一堂別出心裁的物理課。

▲連續四年說舞不輟!歌劇院沙龍《平珩說舞》跨界鬧藝術。(圖/記者顏淑娟攝)
▲連續四年說舞不輟!歌劇院沙龍《平珩說舞》跨界鬧藝術。(圖/記者顏淑娟攝)

國家文藝獎得主、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平珩長期致力於舞蹈教育推廣及發展,對國內舞蹈生態貢獻良多,推動無數國際交流、展演,舞蹈經驗不藏私再度於歌劇院與大家分享,豐富的講座內容及演出呈現,讓舞蹈不再只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