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人權對話在即 歐盟發布年度香港報告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自香港主權移交北京以來,歐盟發布的第26份年度香港報告。6月13日的這份最新報告圍繞2023年香港的政治經濟發展狀況。

報告提及當年7月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改革,致使直選席位銳減至不及五分之一。候選人須經過諸多篩選,以至於最終沒有民主派候選人取得資格。在野黨無法組織籌款活動。12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則投票率創新低。

報告還提及香港國安法當年首次跨境實施。香港有關部門發布通緝令,對13名流亡海外的港人實施通緝並懸賞。

此外,報告還提及"民主派47人"案、立場新聞案、黎智英案、支聯會及鄒幸彤案等。

報告引述香港官方數字,2023年有 290 ⼈因國安法被捕,定罪率100%。而在新聞自由方面,報告引述⾹港外國記者會(FCC)2023年中發布的調查,65%的受訪⾹港記者表⽰,在過去18個⽉內,曾對⾃⼰的⽂章進⾏⾃我審查。

博雷利:一國兩制被架空

歐盟高級代表、歐委會副主席博雷利(Josep Borell)表示:"2023年度報告詳細展示香港民眾自由與權力持續被侵蝕,一國兩制原則被架空。" 他說,香港政治反對派等同於被排除在選舉之外,而國家安全法持續被用於打壓境內外不同政見。

"這些發展趨勢削弱了對香港法治的信心,也影響到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博雷利說道。

歐盟就香港年度報告發布的新聞稿中稱,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歐盟及其成員國采取的措施仍有效。這些措施中包括重新審核有關避難、移民以及遣返的協議,審視和限制敏感設備的出口,旁聽法律程序、支持公民社會,密切關注國安法的境外影響等。

在經濟方面,報告提及,歐盟在香港仍有最大的外商群體,有1550家企業在香港。歐盟是香港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僅次於中國大陸和台灣。

人權觀察:迄今人權對話無成效

而在本周末即將舉行歐中人權對話之際,人權觀察等組織發表公開信,呼籲歐盟暫停該對話,以更有效的方式向中國政府施壓。公開信中提及中國國內對異見和人權活動人士的打壓,以及在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的狀況,認為歐盟與北京已進行的38輪人權對話未能收到效果。

(綜合報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