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第二季經濟增長遲緩 與美國差距愈拉愈大

歐盟旗幟及歐元示意圖。路透社
歐盟旗幟及歐元示意圖。路透社


歐洲週二(30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由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富裕國家組成的歐元區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只有微弱的增長,遠遠不能和表現強勁的美國經濟相比。其中,德國目前更是拖慢歐洲經濟的衰退國家。

歐盟統計局(Eurostat)週二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20國在今年4到6月的第二季期間,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比前一季增長0.3%,其中德國還衰退0.1%。歐元區的第二季增長年率也僅有0.6%,比前一季的0.5%僅略有改善。

相較之下,美國今年第二季GDP交出0.7%的季增長,增長年率更高達2.8%,超出經濟學家預期。

美國的消費者在政府推動的抗通膨、促進產業投資法案的推動下,更願意積極消費,企業更願意借貸投資。相較之下,歐洲的消費者正在節衣縮食,增加儲蓄。歐洲的政府也正在緊縮預算,降低財政赤字,對經濟施加更多的煞車作用。

央行開始啟動降息循環時,美歐經濟走向分歧

本週被視為超級央行週,日本、英國與美國的央行都在本週開會決定最新的利率決策。歐洲央行(ECB)已經在本月稍早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維持利率不變。ECB在6月已經降息一次,但接下來是否繼續降息,要看通膨狀況決定。美國聯準會則廣被預期本週維持利率不變,9月開始降息。

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 Cologne)的資深經濟學家奧布斯特(Thomas Obst)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優異主要歸因於強勁的私人消費和國內投資。美國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高於其他先進經濟體,總支出占GDP的25%。」同時,他也指出,美國較高的利率,對貸款和經濟的影響卻比歐洲輕微。

今年上半年歐洲增長率平平,因為前五季基本上都是零增長。這是由於通膨激增,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原本由俄國供應給歐洲的廉價天然氣大多遭到切斷,促使能源價格飆漲。而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時,零件和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飆升。歐美先前同遭高通膨所苦,但歐洲承受的通膨比美國更高。

這些逆風已經有所緩解,但歐洲仍持續遭受影響。因為通膨浪潮後,後來新簽的勞資協議會帶動薪資上升,形成滯後的上漲壓力。而旨在緩解能源危機的政府支持和稅收減免正逐步取消,政府轉向削減在能源危機期間膨脹的赤字,而非擴大赤字提高需求。

高通膨、俄烏戰爭與疫後衝擊效應仍在持續,歐洲結構性增長能力也弱

奧布斯特指出,雖然歐洲在疫情期間通過補助雇主保持員工在職,避免了大規模裁員,但這些措施「限制了歐元區經濟的適應能力」,無法將資源轉移到新企業。他說:「這聽起來像是陳詞濫調,但兩邊增長率的差異,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美國具備比歐元區更高的商業活力。」

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經濟學家費德勒(Salomon Fiedler)表示,歐洲的經濟增長也受到長期因素的制約,像是稅賦較重,監管也更繁瑣。這意味著歐洲潛在的GDP年增長能力,比美國低至少1個百分點。他說:「如果歐元區希望在經濟趕上美國,就需要提高生產力,增加對生產性資本的投資。」

在德國,政壇人物和經濟學家都承認,繁瑣的許可流程,例如建造新的風力發電設施需要數年才能獲得批准,以及缺乏技術工人、基礎設施投資滯後,都是德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就業市場良好,民眾還是不敢花錢

ECB的高利率政策協助把通膨從2022年10月的10.6%高點,降至今年6月的2.5%,但也抑制了房市,數年的房價上漲行情終結。今年上半年,新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3%,但仍比疫情前水準少了約18%。

另一因素是歐洲消費者異常高的預防性儲蓄,儲蓄率今年前三個月達到15.4%,創下疫情以外的歷史新高。民眾更加緊存錢的原因,可能是希望通過儲蓄賺取更高的利息,或因房價下跌而感到貧困,以及憂慮未來的個人財務前景,儘管失業率已低至6.4%。

凱投宏觀經濟分析公司(Capital Economics)歐元區經濟學家艾倫雷諾茲(Jack Allen-Reynolds)表示,高儲蓄率和消費者意願調查都顯示,歐洲民眾對於車子、房子這類大額支出項目的購買意願極低。

更多太報報導
才剛換4天!阻遊客拍富士山、新加固棕布又破了
烏克蘭邀請中國外長王毅回訪 表示北京「有興趣」
日本參議員被控詐領助理費 遭檢警登門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