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半數陷旱災 水利王國荷蘭從防洪變抗旱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台北8日電)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正遭遇破紀錄的乾旱危機,連數百年來以治洪為重的水利王國荷蘭,也宣布全國水位已達歷史低點、推出抗旱政策。荷蘭缺水的連鎖效應波及正在全球大買煤礦的德國。

歐盟在7月中的報告已示警,超過半數歐盟和英國地區面臨乾旱危機,包括44%處於警告(warning)階段,9%則進入更嚴重的警戒(alert)程度,造成農業和能源的難題。

缺水問題從春天雨量不足到7月熱浪襲擊後更為加劇,使歐洲國家最近急推抗旱措施,例如荷蘭政府3日就宣布一套優先順序為保障溝渠系統、飲用水和能源的節水政策。

全國2/3人口居住在海平面以下的荷蘭,過去以與海爭地和抗洪治水工程聞名於世,如今卻面臨史上少見的旱災。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今年是荷蘭有紀錄以來最乾旱的5年之一,除了史上最旱的1976年,其它都發生在近5年內(2018、2019和2020年),顯示氣候變遷的惡化。

荷蘭政府成立的缺水因應小組MTW (Managementteam Watertekorten)表示全國水位達到歷史低點,從荷蘭境內出海的萊因河水量比平常少了50%。MTW在7月16日發布一級乾旱威脅,到8月3日升為二級,代表正式進入缺水階段。

荷蘭媒體IamExpat引述基礎建設及水管理(Infrastructure and Water Management)部長哈柏斯(Mark Harbers)指出,目前受衝擊主要是農業和運輸部門,飲用水供應尚屬安全,不過政府已開始宣導民眾節水,包括減少洗車、澆花。

哈柏斯說:「荷蘭是個水國,但我們這裡的水也同樣珍貴。」

荷蘭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農業出口國,若乾旱變長變頻繁,土地鹽化將成農業的嚴重問題,MTW的對策包括研發從水分離鹽的技術等。短期措施則如歐洲新聞網(Euronews)報導,荷蘭政府正限制農民不得取用地面水灌溉,同時,部分運河、水道也禁止航行。

荷蘭水路無水難通,連帶影響歐洲國家的大宗物資運輸。路透社(Reuters)指出,萊因河下游的航運運能已減半,這段水路是從荷蘭鹿特丹港運煤到德國的命脈

。為了因應俄烏戰爭下的天然氣危機,德國正大量進口煤炭、增加煤電廠的供應,乾旱讓能源問題變得更棘手

歐洲新聞網報導,德國境內也受到乾旱衝擊,河川水位降低迫使船運減量、運價上升。法國政府表示當前乾旱問題「史上最嚴重」,超過100個城鎮飲用水短缺。義大利面臨70年來最嚴重乾旱,農業部長警告1/3的農產量陷入危機。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上周發布政策指引,要求成員國趕緊多利用廢水。其實歐盟已通過水資源再利用法案(Water Reuse Regulation),預定自2023年6月起實施,內容包括設定廢水回收利用最低要求量等,但今年已旱災頻傳,大自然似乎愈來愈急著提醒人類:珍惜資源不快不行。(編輯:韋樞)1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