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解經驗 值得東亞借鏡

旺報【旺報記者 潘維庭╱綜合報導】 當歷史教科書涉及戰爭經歷,如何編撰才能避免「各說各話」、甚至因此敵視不滿?二戰後的歐洲或是一例。德國與法國,德國與波蘭,這些有過戰爭經歷的國家共同研究該段歷史、合編歷史教科書,以求達成共識與和解,或給中日、甚至整個東亞借鑑。 中國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員徐秀麗曾發表論文,研究歐洲經驗能夠給中日歷史問題怎樣的啟示。她的文章提到,德、法兩國在1951年參與「教科書聯合委員會」,達成《德法關於歐洲歷史爭議問題的協定》,2006年夏季,德法兩國共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第1冊《1945年後的歐洲與世界》出版,至今3冊教科書全部完成。儘管教科書並非完全無歧見,但兩國間在科書與歷史問題上,沒有出現太大的爭議。 至於德國與波蘭的教科書合作,較德法合作晚、也較困難,因為冷戰時期,西德與波蘭屬不同陣營,邊界問題難解,兩國關係緊張。即便如此,兩國仍有相互了解的願望。1972年「德波教科書委員會」成立,但在這之前,已有一些學者、教師和宗教人士對此進行溝通交流。 不過,真正取得進展,要到時任西德總理布朗德(Willy Brandt)實施「新東方政策」,力主與東德等東歐陣營接觸,與波蘭簽訂《華沙條約》後才開始,1976年出版的《聯邦德國和波蘭人民共和國歷史和地理教科書建議書》初問世時,仍給人各說各話的印象,直到1989年,兩國的歷史爭議才取得進展;1990年代初期,德波邊界協定簽署,最終讓共識超越分歧。 徐秀麗提到,若將共同歷史研究的對象,擴大到自古以來的雙邊關係,而非侷限在雙方衝突、戰爭,且置於全球背景下,將有助於達成共識。 例如德國、波蘭的教科書合作,涵蓋雙方上千年的歷史關係,德國、法國的共同高中歷史教科書,除了第1冊的1945年之後,另兩冊處理更早期的歷史,分別為古代到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到二戰結束。中日之間歷史上曾有長期的友好交流,由這部分切入,或有助化解近代史上的戰事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