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公園的野豬體內含有過量的 PFAS 化學物質

研究顯示,歐洲某國家公園中的野豬體內含有的有毒PFAS(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永久化學物質)水平,幾乎是歐盟法律允許人類食用肉類中含量的五倍。

這項研究由阿伯丁的詹姆斯赫頓研究所和奧地利格拉茲大學的PFAS專家合作進行,目的是評估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背景水平。他們選擇捷克共和國的波希米亞森林國家公園的野豬作為「生物指標」。研究結果發表在《全環境科學》雜誌上。

研究發現,相較於早先在德國東北部鄉村地區的野豬,公園內的野豬體內PFAS含量高出一倍。

PFAS是一類包含超過12,000種化學物質的物質,因其難以降解而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廣泛應用於家庭用品中,但與癌症、生育問題和肝損傷等嚴重健康問題有關。

赫頓研究所的研究員維多利亞·穆勒表示:「國家公園中野豬的污染水平令人擔憂。我們現在幾乎到處都能找到PFAS,但它的含量超過了人類食物中的允許水平,而野豬肉和內臟是人類食用的,這就是個問題。」

研究小組在波希米亞森林國家公園每年進行人口控制時,對30頭野豬的肝臟進行了30種不同PFAS的測試。研究發現,肝臟中的中位數含量為230μg/kg,幾乎是歐盟法律規定的遊獵動物內臟中PFAS含量最大允許量的五倍。

因其廣泛食性,被視為PFAS良好指標。

這張圖展示了在使用dTOPA處理前後,選定的肝臟和腎臟中PFAS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左邊實色部分表示處理前的濃度,右邊條紋部分表示處理後的濃度,灰色背景部分則是總體背景參考的EOF含量。所有濃度都以每公斤微克F(μg F/kg)表示。圖表展示了dTOPA處理對PFAS濃度的減少效果。(圖/《全環境科學》)
這張圖展示了在使用dTOPA處理前後,選定的肝臟和腎臟中PFAS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左邊實色部分表示處理前的濃度,右邊條紋部分表示處理後的濃度,灰色背景部分則是總體背景參考的EOF含量。所有濃度都以每公斤微克F(μg F/kg)表示。圖表展示了dTOPA處理對PFAS濃度的減少效果。(圖/《全環境科學》)

野豬因為其廣泛的食性,包括植物、小動物和土壤,被視為環境中PFAS「背景」水平的良好指標。波希米亞森林國家公園自1963年起被保護,擁有約400頭野豬,通過控制野豬數量,研究人員能夠獲取肝臟樣本。該公園位於德國邊境,靠近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

目前,野豬肉作為遊獵食物被人類食用,其受歡迎程度因地區而異。德國、義大利和法國較常食用野豬肉,西班牙和東歐國家也有食用習慣。

這項研究的結果,強調了需要進一步調查和理解PFAS在環境中的分佈及其對食物鏈的影響,並引發了對食品安全的更大關注。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圖片來源: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cc By 4.0 

參考論文:
1. Fluorine mass balance analysis in wild boar organs from the Bohemian Forest National Park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延伸閱讀:

1.野生動物如何順利融入都市生態? 溫度、植被覆蓋和體型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