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無法在美中台衝突置身事外 荷蘭專家建議做這3件事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及美國和中國競爭加劇,歐洲目前採取和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同時試著與中國保有互利關係。不過荷蘭智庫「海牙策略研究中心」專家撰文強調,當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歐洲的脆弱和對美國的依賴將顯露無遺,因此歐洲必須準備協助嚇阻中國、強化區域韌性和分擔美國壓力。

海牙策略研究中心(HCSS)研究主任史威斯(Tim Sweijs)與范胡特(Paul van Hooft)共同撰寫的文章,10日在美國國安及外交政策網媒《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刊出,內容直指若美國和中國因台灣而開戰,歐洲無法輕易地置身事外。

史威斯及范胡特表示,不論是歐洲個別國家或歐洲整體,已很長時間不在強權行列,「雖然表明在印太地區的利益增加,歐洲並未認真思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台灣戰爭採取行動」,並稱不管何種形式的戰爭,歐洲國家都缺乏有所行動的能力。

文章稱,就算歐洲國家達成共識,以軍事方式回應,包括法國和英國2個歐洲主要軍事大國,都缺乏在這類情況進行持久戰的能力。文章表明,儘管避免最糟情況,包括核武升級,美國和中國因台灣而交戰,仍會對歐洲的繁榮與安全造成衝擊。

文章說,若爆發戰事,去風險化(De-risking)會發展成各產業的脫鉤(de-coupling),對去工業化的歐洲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另外,戰爭爆發前涉及國際或區域系統的戰爭易於從地理上擴散,並尋求外部介入,引發整個系統的兩極化。

<cite>北約(NATO)總部。(資料照,AP)</cite>
北約(NATO)總部。(資料照,AP)

21世紀強權戰爭不可能旁觀

范胡特與史威斯指出,歐洲在1世紀前,成功保持旁觀者身分,使其置身事外,但在21世紀的強權戰爭中不可能成功,因為就算美國和中國把戰火維持在台灣「當地」,美國勢必要把資源從歐洲移到西太平洋地區,嚴重削減美國在歐洲進行非核戰爭的幅度。

史威斯和范胡特提到,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地區,歐洲的權力真空會打亂其威懾,也暴露歐洲的脆弱及對美國的依賴。他們直言,由於歐洲仍想與中國維持互利關係,加上過去數十年來,避險已是許多歐洲國家根深蒂固地應對國際安全模式,因此不願面對這樣的現實。

文章表示,德國、法國、英國等主要歐洲大國的領袖都克制在台灣議題上採取強硬立場。若被問到台灣局勢,歐洲傾向重申支持國際法規,譴責任何違反現狀的可能行為。文章說,歐洲國家領袖都說台灣戰爭對歐洲有巨大經濟影響,但只有少數人在任期間表明採取具體行動。

文章提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是其中一例,他建議向中國傳遞訊息,即進犯台灣會引起巨大且全面的經濟制裁。范胡特及史威斯稱,歐洲不願採取明確立場,不只因考量巨大經濟利益,還懷抱能與中國對話、導正中國行為的希望。

史威斯和范胡特說,歐盟執行委員會2019年發布的《歐中戰略前景》(EU-China Strategic Outlook)表明,中國是經濟「競爭者」、系統性「對手」,但也是「夥伴」,而這樣矛盾的內心獨白,依然在歐洲人內心迴響。他們說,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很清楚歐洲能力有限。

<cite>荷蘭半導體裝置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美聯社)</cite>
荷蘭半導體裝置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美聯社)

邊支持美國邊維持與中國利益

馬克宏稱,歐洲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也很難可靠地說會對台灣局勢採取行動,認為採取行動只會加劇局勢。文章表示,歐洲在其區域增加的海軍存在,是為了維持海上航道開放,確保「強權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成真,且歐洲的不情願有別的考量,即不要讓中國以為美國和歐洲聯手。

史威斯與范胡特表示,就算表明不情願,歐洲整體或個別國家仍冒著夢遊風險在選邊,像是注意到中國崛起,在經濟領域加入美國行列,隔絕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提供歐洲5G關鍵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後,也控制出口先進技術到中國,而荷蘭默許美國要求,防止艾司摩爾(ASML)出口最先進微影(光刻)系統到中國。

文章說,微影系統是製作先進人工智慧(AI)應用程式晶片的必要項目。軍事領域部分,歐洲冒險選邊站,因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2022年發布新版《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表明,中國「對我們的利益、安全及價值觀構成挑戰」,所以很難說美國的歐洲盟友沒有選邊。

「歐洲人一方面正試圖在嚇阻中國、讓區域國家安心,並向美國傳遞支持訊號之間小心前進」,范胡特及史威斯寫道,「另一方面,避免損及與中國的自身利益,或使情況一路惡化。」他們說,雖然歐洲人意圖維持平衡是正確做法,但相信這樣足以讓美國或中國信服是個錯誤。

史威斯和范胡特強調,歐洲-大西洋及印太地區經濟有連結,而美國在這2個戰區都扮演中心角色,因此軍事上也有連結。他們表示,從過去來看,大國和小國之間的戰爭有很大的風險使原本只有交戰方的「局部戰爭」,變成多方參與的「擴大戰爭」,而克里米亞戰爭和2次世界大戰都是例子。

<cite>美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資料照,AP)</cite>
美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資料照,AP)

美國聚焦印太使歐洲權力真空

文章提到,若台灣爆發戰爭,歐洲在海上軍事領域能做的很有限,因為歐洲的海軍能力已陷入困境,而2024年發布的報告稱,就連法國及英國這2個歐洲最大的海軍國家,在高密度衝突局勢下,也難做出任何持續一段時間的實質貢獻,但這並非因缺乏戰略、作戰能力,或船艦平台品質缺陷。

文章稱,雖然進攻和防衛能力相對脆弱,但問題在於船艦基本數量和後勤,因在承平時期,約3艘船在維護或修理,船員則在受訓或休息。假設以1比4的比例,法國在任何時間只能部署1/4的航空母艦與4/3的驅逐艦,英國則只能部署1/2的航母、1/2的驅逐艦。

文章直言,基於西太平洋地區的歐洲海軍港口基礎設施較少,且大西洋和印太地區距離遙遠,航行時間以周計算,歐洲海軍的貢獻會極度有限。范胡特和史威斯說,重要的是歐洲水上艦隊無法在拒止時代的嚴重猛攻下存活。他們認為,當西太平洋地區有突發事件時,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也會增加。

這時原本有能力救台灣戰爭發揮水下作戰能力的法國及英國潛艦,需求就會增加,若把能力分散至地球兩邊,會使歐洲變成更無防衛。文章指出,相對於俄羅斯,空中力量是北約明確有優勢,也就是美國的能力,但可能會全部投入西太平洋的戰事,這可能削弱北約對俄羅斯的威懾。

此外,中國的潛艦艦隊正在壯大,反潛能力也在提升。史威斯與范胡特指出,就算歐洲人決定要旁觀,美國捲入台灣戰事會使歐洲陷入權力真空,造成非核威懾落差,這不只為俄羅斯,還有中小型國家有多個機會利用,不論是透過既成事實(faits accompli)或其他方式。

<cite>美中關係。(美聯社)</cite>
美中關係。(美聯社)

歐洲強化防衛、緩和美中對抗

文章還說,歐洲地面部隊面臨克服已衰退30年的挑戰,因此當美國和中國就台灣掀起的戰爭變成和烏克蘭一樣的長期戰,歐洲國防工業提升滿足美國需求部分會極度受限,且其已未能兌現之前提供烏克蘭彈藥的承諾。范胡特和史威斯建議,歐洲應向中國傳遞威懾訊息、強化區域韌性及加強進一步能力投資。

史威斯及范胡特認為,儘管歐盟和俄羅斯切斷聯繫困難且不徹底,但也強調歐洲決心的可信度。面對歐洲國家可能採取相同作法的風險,會成為相當在意內部穩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懷疑值得對台灣開戰的另個原因。歐洲人應多元化在印太地區的供應鏈,強化威懾可信度。

「這不代表和中國、南韓、日本、台灣或其他區域國家脫鉤」,范胡特和史威斯強調,這意味提升歐洲經濟整體韌性,這會在政治意願變得強硬時發生。他們說,歐洲人可為中小型國家提供軍事能力,增加其被侵略的成本,甚至具備主動拒止能力,同時應試著強化多邊框架。

史威斯與范胡特直言,歐洲應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放在首要位置,促使中國停止漸增且激進的區域擴張,並施壓美國批准該公約。他們坦言,這樣的雙軌策略不可能提供明確解方,但可能有助支持現狀,並緩和局勢走向災難戰爭,讓美國和中國能找到新的權宜之計。

另外,經歷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歐洲應確保能自我防衛,鑒於美國可能缺席的情況。為了支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努力,歐洲應強化其防衛及海事安全,保護通往歐洲管道,還有在波斯灣暢通無阻地取得能源。

文章表示,從歐洲的角度來看,海事安全的真實軍事意義可延伸至西印度洋,直言「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並非注定,美國和中國對抗也不是無法避免,「歐洲應向美國及中國強調,現在是讓持續升溫的強權關係冷卻的時候,2次世界大戰已經夠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