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美術館新浪潮: 開放、全民、親切
法蘭克.蓋瑞揉合繪畫與雕塑手法,再配合數位建造,讓美術館產生一種夢幻感。(圖片來源/新北市文化授權轉載,下同)
撰文.攝影=丁榮生
作者介紹
丁榮生
旅遊人生,趣味寫作。策劃建築丶都市發展丶藝術等主題行旅,讓大家體會空間的美感經驗。持續撰寫建築文章跟大眾分享,從空間之美,放眼全球。現任方.遠行旅文化創意總監。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位於西班牙北部的工業城市畢爾包,興建於1997 年。此館一出現就是藝術和建築迷的新寵,甚而影響了伯明罕等城市的再生計畫,曾被評為1980 年後最重要的建築作品。
鹿特丹公共藝術倉庫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2021 年全面開放,為世界第一個對大眾入場參觀的藝術館藏倉庫。
雅典新衞城博物館
New Acropolis Museum,2009 年完工啟用,靠著100 多根圓柱支撐,兼顧歷史遺址的保存與挖掘,也讓考古文化的展出與研究,不因考古工作而受影響。
你認識畢卡索或梵谷嗎?也許對草間彌生的點點點或南瓜熟悉一些,而梵谷的向日葵畫作,一張幾億美金也聽說過。但是這些美術館常常展出的物件,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
美術館是城市、藝術、文化的容器,其先天使命就是帶有曲高和寡的意境,但美術館必須為大眾開放,近年面臨新課題:如何打造AI世代的美術館,讓人們在還沒進館舍之前,就已知道要展出什麼,甚或上網瀏覽後,仍讓人願意抬起腳,出門去看實體展出。在這個時代,美術館究竟有何魅力?讓我們看看歐洲這三個案例,發現美術館超越想像的吸引力。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美術館帶動地方觀光
歐洲人如何看待新時代的美術館?加拿大裔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wen Gehry),在1997 年完成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幾乎重新定義美術館的特質。由於建築本身的獨特性,打造出與城市息息相關的連結,有人說這座破敗的城市因為這座美術館的出現而重生。
因為過往沒人會去西班牙西北邊的工業城旅行,但這幢長得像一朵花的建築,讓大家願意來一探究竟。開館之後,畢爾包建造了新機場,觀光旅館原本付之闕如的狀況,居然也有了5星級旅館,連帶出現米其林餐廳。在百公里外的瑞格爾侯爵酒莊,也找到建築師本人,打造了一間跟美術館相似的旅店,成為令人為之瘋狂的追星對象。是的,因為設計出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師從一個專業人士,演變成與時尚連在一起的明星,這才是始料未及。
美術館百公里外的瑞格爾侯爵酒莊,邀請法蘭克.蓋瑞建築師打造一家跟美術館相似的旅店。
法蘭克.蓋瑞把正經八百的美術館,揉合繪畫與雕塑手法,再配合數位建造,這樣設計的萌芽是從揉出一個紙團開始,亂中有序地理出前所未見的線條,並由閃閃發光的鈦金屬外皮形塑出都市建築的魅力,連晚上都因燈光設計產生一種夢幻感。許多人都說,這座建築根本就是一幅畫作。
法蘭克.蓋瑞揉合繪畫與雕塑手法,再配合數位建造,讓美術館產生一種夢幻感。
美術館接近生活,跟民眾在一起
再來,美術館本身要有特殊的典藏,由於美國古根漢基金會有很高明的藝術經理人,其典藏品幾乎都是雅俗共賞之作,甚且是市場高價藝品的寵兒,本身就有炒作能力,更是行銷高手,所以算是裡外兼修的美術館。
然而更神奇的是,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前的一隻花卉狗Puppy,這是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作品。藝術界對其「大」作褒貶不一,評價其俗豔的更不知凡幾。但他的作品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一直位居前茅。
1992年他創作一隻由灌木修剪而成,高達13公尺的西高地梗犬,取名為Puppy(小狗)。他想以此向大家傳遞溫暖愛意的形象,這隻狗神奇地好評如潮。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前的這隻小狗是1997年開幕之作,原本只有開館慶祝的展期3個月。但在開幕前,發生一件離奇的事,當地分離主義者在此藏了黃色炸藥,準備在國王來剪綵時引爆。恰好前一晚深夜,巡邏的保全人員看到有異物一閃一閃。幸好老天保佑,慘劇沒有發生,而時日一到,Puppy要被拆解送走時,民眾居然自發地要求把它留下,希望其成為畢爾包永久的幸運犬。所以有人說,美國的一屋一狗救了西班牙。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前的一隻花卉狗Puppy,是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的作品。
簡單來說,此例被認為是美術館走向平民化、開放性、並與世界民眾連結的一個例證。使原本美術館高高在上的形象走向公共服務的新路。提倡美術館貼近實際、接近生活、跟民眾在一起,至少在陳列展示、社會教育服務向度,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注重矚目的外觀和強而有力的視覺衝擊,並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地標,得以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
這種符號化、與城市命脈連動的巨構,後來演變為打卡文化的網紅建築。事實上,20世紀50、60年代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美國建築師萊特就玩過了。其造形像隻冰淇淋甜筒或是海螺,或更像是一條巨大的白色彈簧,都是史無前例。其螺旋狀展廳,不論從內部看展,還是外形都是空前,甚至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建築的精品。但是,從建築呈現世界地標,之後還有龐畢度藝術中心及貝聿銘設計的羅浮宮,都是建築與展品堪稱世界一流的相襯之作。
這種美術館超越藝術,成為民眾認知的地標及聚集的場所,還有更有趣的趨勢,也就是異業結合。現代美術館更重視民眾自我的感官體驗,所以美術館商店、高檔餐廳、酒吧等公共空間都一一進駐,成為大家想得到的休閒、體驗新空間。美術館成為網紅不是始於今日,但風潮仍將繼續。
20 世紀美國建築師萊特設計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螺旋狀展廳。
鹿特丹公共藝術倉庫:世界第一座開放參觀的美術館倉庫
你有小名嗎?美術館也有,鹿特丹人稱它「沙拉碗」。只有很少人稱呼它叫: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簡稱Depot公共藝術倉庫)。因為它長得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碗,上面還長著樹,遠看真的是城市大碗,只是它亮晶晶。
為什麼它長這樣?還是世上第一座美術館倉庫,這麼奇怪?美術館就美術館,倉庫就倉庫,不是嗎?常去美術館的人都知道,美術館除了展示之外,還有教育、推廣、典藏等功能。然而有人會把典藏藝術品的庫房拿來當美術館,做展示嗎?鹿特丹真有這麼一家「倉庫」美術館――由當地MVRDV 建築規劃事務設計,於2021 年底開放後,開啟了倉庫當作展示、餐飲、社交、觀賞城市風景的異樣風情,算是史無前例。
鹿特丹公共藝術倉庫外觀運用了鏡面和碗狀,抬頭往天空看,雲層也反射在鏡牆。
為什麼做出這種不可思議的決定?讓我們先來看看數字。臺灣的故宮,收藏了將近70萬件文物與藝術品,每當宋代的《谿山行旅圖》一展出,吸引人的程度是連前往外雙溪的公車都班班客滿。但即便是故宮這種國家級美術館,每年能展出的物件,也只在千至萬件左右,其他都在庫房排隊等待。
所以,創建於1849年,荷蘭三大美術館之一的鹿特丹博伊曼斯. 范伯寧恩美術館(Museum Boijmans VanBeuningen),收藏莫內、梵谷、達利等知名畫家的世界名作,連同庫房中,還存放著15萬1千多件藝術品。因城市偶爾會淹水,就提出要興建一座新的美術館庫房,MVRDV事務所的主持人之一Winy Maas,大膽於競圖時,提出「典藏庫房兼展示館」的提案,沒想到,評審委員也在美術館應有的新潮流――開放、全民、親切趨勢下,選出這驚天之作。
設計構想是將分佈於不同的儲藏庫房藝術品分類,開放讓人近距離觀賞。但是有限度地、分時段限制人數,且參觀者是在維持恆溫恆濕的條件下穿著隔離衣,由導覽人員安排進入觀覽。
把典藏藝術品的庫房拿來當美術館,成為展示的一部分。
當然,可以提出要求登上屋頂,體驗35公尺高的「屋頂森林」以及餐廳設施,滿足一般的社交需求。獲得肯定後,建築師們大顯身手,於是這座所謂的公共藝術倉庫從構想到建造歷經將近十年,於2021年11月開幕,儘管是疫情期間,當天連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Willem-Alexander)都來出席剪綵。
為了滿足社交需求,可以到樓頂體驗35 公尺高的「屋頂森林」和餐廳設施。
Depot摘下世上首座開放的藝術倉庫美術館名銜時,博物館方自己先定義:這不是過去傳統的美術館喔!過去那種正經八百的美術館,雖然美美的,但展間有限,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藏品。但這座新館舍其實是倉庫,會讓人看到美術館後場運作,數量驚人的名作如何被儲存、維護和修復,在正式展出之前又是怎麼一回事。對參觀者而言是種完全顛覆以往的新奇體驗。
總之,不是策展為先,而是藝品在存放時同步構想,哪些物件可同時被大家了解,甚至是深度的瞭解。
打破陳規,帶給參訪者無窮的樂趣
在外觀造型形上運用了一是鏡面、二是碗狀。建築師說,鏡面的外牆希望呈現這裡就是博物館公園,因此打造一座隱藏在植物堆裡的房子,把周遭的樹映照在牆上。視覺上房子會變得比較小,並在盡量減少占地面積,提出上大下小的碗狀造形,這兩個特殊設計,使得建築似乎與公園融為一體。因此而出現的沙拉碗,也配合造出如太空艙似的大門。門與外牆貼合時,真有如一艘太空梭,科技感十足,抬頭往天空看,雲層也反射在鏡牆,讓整座建築猶如一幅城市的風情畫。
美術館倉庫的大門,宛如太空艙的大門。
內部重心有二,一是中庭環繞著縱橫交錯的樓梯和13座展櫃,人們先居高臨下地從屋頂庭園鳥瞰鹿特丹市容後,再進入人文體驗。一邊走樓梯一邊看展,好像很瘋狂,但就是有趣。展櫃、燈光、動線都跟在傳統美術館看畫不一樣,得不斷地在階梯間,用上或下的角度看藝術品。我的經驗是,從屋頂庭園的樺樹松樹林中往下看,有的畫是歪斜的,有的是搭配螢幕,有的畫框還有快遞的貼條。完全不是過往整齊一致的狀態,每一幅都要費一些心思才能理解,真是異樣的感受。
燈光、動線都跟傳統美術館不一樣,可以不斷在階梯間看藝術。
對美術館來說,藝術倉庫意味藏品有個安全的家,但不再是暗無天日。藝術品的生命歷程,被關心、被重視,它在何種條件下被保存,有的也許需要修復,全都一覽無遺,也帶給參訪者無窮的樂趣。
這個世代是打破陳規的時刻,創意無所不在,連博物館的倉庫都被打開,你說,還有什麼不能的呢?我們那天看完這座倉庫,回到地面,所有人對著鏡面、城市大碗,人人拿起手機自拍一番,還頻頻回頭、捨不得走,顛覆過往的想像,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雅典新衞城博物館:與天下第一號世界遺產對望
西方古典建築源頭在古希臘,古希臘建築又由羅馬人繼承,此後歷經變遷,影響歐洲達兩千多年。在臺灣,現仍保留了許多西方古典建築,那是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跟歐洲文明搭上線,而於日治時期傳至臺灣。19 世紀末接受西方建築訓練的日籍建築師,因緣際會在臺灣建造了一批帶有西洋歷史主義風格的官舍建築,如國立臺灣博物館,依稀可見希臘建築的影子。
而希臘神殿的柱式,不只撐起房子的結構,也是美學系統。柱子的柱頭、柱身與柱礎,在古希臘人發明出多利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與科林斯柱式三種基本形後,每種柱式都和建築高度與規模有一定的比例,其源頭之一的雅典衛城(Acropolis)正是代表。
衛城建於西元前580 年,座落在高約150 公尺的小山崗上,是希臘的頭號文化資產,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首批世界遺產名錄之一,新衛城博物館(New Acropolis Museum)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4 年全球前20 名最佳博物館評選,新衛城博物館名列前茅。衛城原意是在高地上的城邦,當然大家也都知道這兩個字已是雅典城兩千多年的古希臘遺址專用詞,所以衛城是一面慢慢地修復,一面將所有的考古文物放進新建造的博物館展示及研究推廣。
希臘神殿的柱式,不只撐起房子的結構,也是美學系統。
用衛城的尺寸與角度,讓博物館與古建築連結
雅典的美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女神,衛城的神殿、劇場是西洋建築史之源,挖掘的古物數量龐大,新博物館從1976 年啟動,直到2001 年國際競圖,由瑞士裔美籍建築師伯納.楚米(Bernard Tschumi)的構想獲選,他的觀點是最偉大的古典建築就在山頭,不必把博物館偽裝成古建築。
雖然基地不在衛城所在的山上,但往下挖仍處處都是文物,所以700多坪的土地上,看到建築之下,有的地方是考古坑,有的地方柱子被挪位置了,都是為了怕會干擾史蹟,所以產生這座全球樣貌最特殊的館舍。在這裡,如果大家願意數一數,共有100多根圓柱支撐住這座龐大的房子,除了兼顧歷史遺址的保存與挖掘,並且要讓人們在參觀之餘,與山頭上的世界遺產有所連結。
偉大的古典建築在山頭,為了怕會干擾史蹟,所以產生雅典新衛城特殊的館舍。
從競圖資料可以看出當時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規劃學院院長的伯納.楚米建築師,熟讀希臘史料,他認為希臘人對數學有所偏好,所以就以希臘文數學意為「學問的基礎」打造這座房子。他用衛城的關鍵尺寸與角度,讓博物館與古建築連結。如最主要的展館就與帕德嫩神殿的尺寸一樣。而房子的下層挑空歷史遺跡與上層展覽空間,居然旋轉了23度,主要是為了讓上層展館與神殿平行。大家在看展時,可以不時遠眺,理解展示文物在兩千多年前的相對位置。
從碎片處處的考古坑步入博物館共有三層,入口大廳是大理石壁,展廳在其上,展廳外廊都為玻璃帷幕引入陽光,模擬神殿廢墟的狀態。設計最吸睛處在於頂層的天光穿越玻璃地板,勻稱地灑在千年古大理石雕上,均光、潔白、純粹的大面積感受衛城文物,極其震撼。
一則在室內保存了文物,再則模擬室外的陽光情境,讓人幾乎身歷其境地跟文物在一起,而非過往進入博物館好像到了倉庫一般。館內當然也導入新科技,把史前衛城地貌虛擬實境改成3D體驗,再親自看到現場的修復,把衛城主要工作,考古、修復、保存、展示、推廣、教育等工作,相容於一處。
從碎片處處的考古坑步入博物館共有三層,入口大廳是大理石壁,展廳在其上,展廳外廊都為玻璃帷幕引入陽光,模擬神殿廢墟的狀態。
讓人們在自然光下觀看雕塑品
這是這座博物館最大的特色,所以陽光透過玻璃帷幕,讓人們在自然光下觀看雕塑品,因為在古代就是這樣。而石雕在經年時光的摧殘下,也可看到文物修護師用科技技術將石像一一美白,使得歷經千年風霜的雕像起死回生。有些則在碎片中,用支架支撐,度其殘生,也算是歷史的偶然。
雅典新衛城博物館最大特色,是讓陽光透過玻璃帷幕,讓人們在自然光下觀看雕塑品。
希臘雖不是有錢國家,但因為新衛城博物館的落成,在文物及建築投入心血,引發全球對其燃起尊敬之心,尤其甄選了伯納.楚米,創造一種刻意的非紀念碑式結構建築,他用簡潔但精確的設計,喚起了大家對古希臘建築在數學上的貢獻。
他說:「建造一座與希臘古代最具戲劇性的雕塑建築相匹配,讓世人在當代科技中,能夠理解古希臘人的貢獻,相當值得。」我非常欣賞他用天窗、遮陽玻璃壁和整座建築的長形開口,讓光線在不同樓層中流動,因為希臘城邦就是在陽光、海洋與自由中開創了影響整個西方的古文明,一直延續到當代。
新衛城博物館,確實捕捉到希臘文明的精髓。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更多信傳媒報導
來自儀式感的城市狂想留白計畫、實心裡生活什物店 / 島作
食譜看過來》咖哩雞排特餐
能源管理系統能幫我省錢甚至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