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改會牽動對中國策略變化 5大主要政團議員都學到這個教訓

歐盟27個成員國將於6月6至9日進行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而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23日刊出歐洲議會主要政團議員訪談內容,他們均認為歐盟對中國要採取更一致的態度,其中瑞典籍議員魏莫斯直言,希望下個任期能實現與台灣簽署《雙邊投資協定》的目標。

這是英國2020年退出歐盟後的首次歐洲議會選舉,總席次為720席,且因部分歐洲國家右派勢力崛起,若右派政團「歐洲保守派及改革者」(ECR)能擴大聯盟,可能打破中間派政團「歐洲人民黨團」(EPP)與「復興歐洲」(Renew)、中間偏左政團「社會主義主及民主派進步聯盟」(S&D)長期結盟主導狀態。

歐洲議會政團席次變化,可能牽動對中國關係的政策變動,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布魯塞爾辦公室負責人史泰茲(Grzegorz Stec)訪問第9屆歐洲議會5大政團各1名議員,談論任內在處理對中國政策上學到的教訓,訪問內容於23日刊出

盼實現與台簽署BIA

2022年曾訪台的魏莫斯(Charlie Weimers)是2021年歐洲議會關於歐盟和台灣政治關係及合作的報告員,屬於ECR政團。他告訴MERICS,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不可能回到2021年的狀態,更別說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而過去對中國的批評主要是針對其對內打壓政策,以及不公平的貿易措施。

魏莫斯直言,最令人擔心的是中國和歐洲最大地緣政治威脅俄羅斯的「無止境」關係,「立法者應注意到我們對俄羅斯進犯(烏克蘭)的堅定回應,不只有利於烏克蘭,也對台灣有利。北京當局對歐洲的強烈反應感到震驚,不論是政府參與者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或企業大批撤離俄羅斯」。

<cite>2024年3月27日,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右2)、歐洲議員包瑞翰(右1)及其他德國綠黨成員舉行記者會。(簡恒宇攝)</cite>
2024年3月27日,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右2)、歐洲議員包瑞翰(右1)及其他德國綠黨成員舉行記者會。(簡恒宇攝)

魏莫斯表示:「現在中共不單要考量犯台面臨的極為困難後勤障礙,還有外國援助和潛在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損失,以及抵制消費。」他提到,歐洲議會2021年首次通過關於歐盟與台灣關係的報告,其中敦促和台灣簽署《雙邊投資協定》(BIA),「在下屆任期,我想看到此目標成真」。

讓歐洲人對中國有實際看法

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德國籍的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屬於中間偏左政團「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挺台不遺餘力的他這次不競選連任。他認為,歐洲議會可成為歐盟對中政策、與中國關係的重要參與者,且能讓歐洲大眾對中國有更實際的看法。

包瑞翰說,歐洲議會5大政團對所有關於中國的議題都一致合作,並指出歐洲議會以多數票通過新的台灣政策,包括數項重要決議,還有3個委員會與2位歐洲議會副議長正式訪台,強調歐洲議會必須繼續支持積極主動的歐盟印太貿易政策、全球門戶計畫(Global Gateway Initiative),以及包括《晶片法案》這類產業政策倡議的歐盟執行委員會所提經濟安全政策。

需要升級版的對中國策略

羅馬尼亞籍的溫克勒(Iuliu Winkler)屬於歐洲議會最大政團EPP,2020年擔任歐洲議會的《中歐投資協定》(CAI)報告員。他表明,歐盟和中國事務仍具重要戰略性,可是這屆任內許多期待都未實現,「我們學到只是為了互動而互動並不夠」。

溫克勒提到,審查CAI是項艱鉅任務,歐洲議會辯論此案時常關切進入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永續發展等方面的正面措施影響、適當實施及執行力。他建議,下屆歐洲議會不能只聚焦在雄心壯志,還要專注在實施與執行力,並坦言近期歐盟和中國有高層互訪,卻無成果可展示。

<cite>20211105-立法院長游錫堃5日接見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含假訊息)」特別委員會主席格魯克斯曼所率訪團。(顏麟宇攝)</cite>
20211105-立法院長游錫堃5日接見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含假訊息)」特別委員會主席格魯克斯曼所率訪團。(顏麟宇攝)

「信任在過去數年遭到嚴重破壞,會要認真努力來重建」,溫克勒說,產業協定或許可以是個開頭,特別是關切不公平競爭及產能過剩,「我們必須避免魅力攻勢(charm-diplomacy),專注在實質內容」。他強調,各成員國和歐盟各機構間在對中國政策上要更團結,「這是另個永遠重要的教訓」。

溫克勒認為,歐盟很可能會要升級版的對中國戰略,其必須更進一步,而非重申2019年的共識版本,當時歐盟在此戰略把中國定位為夥伴、競爭者和戰略對手。另外,法國籍的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是「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主席,曾於2021年率團訪台。

中國用歐盟跨國企業遊說

屬於S&D的格魯克斯曼告訴MERICS:「中國對歐洲的策略很複雜,但主要特點是大力的地緣經濟脅迫。中共的主要策略目標是深化我們對中國產能和市場的依賴,讓北京當局能把貿易和投資武器化,用來對付我們。」他提到,中國對歐盟的遊說者不是國家官員,而是歐盟跨國公司。

格魯克斯曼直言,這些歐盟跨國公司的利益與中國利益完全綁在一起,且害怕遭到中國經濟報復,「他們是我們竭力進行對中國去風險、脫鉤的主要障礙」。他表示,這樣的對立狀態嚴重損害歐盟的雙重轉型與經濟安全,「迄今採用的歐盟貿易防衛工具是關鍵,重新平衡我們的關係、打擊不公平競爭和讓歐盟戰略產業去風險至關重要」。

格魯克斯曼建議,新的歐洲議會必須對中國非常直言不諱,才能達到上述目標,而中國不斷採取分而治之手段,挑出可接受的歐盟成員國和候選國,把他們當成特洛伊木馬,破壞歐盟的團結,「為了反制此情況,歐洲議會必須成為歐盟對中國議題的一致聲音」。

<cite>中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資料照,AP)</cite>
中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資料照,AP)

「我們必須確保歐盟的工具堅定且一致實施,並為此分配足夠資源」,格魯克斯曼稱,「我們必須保護公民權利及小型企業利益,免遭中國攻擊行動。我們必須迫使歐盟領袖階層說出有力話語,而非迴避對抗習近平」。比利時籍歐洲議員沃特曼斯(Hilde Vautmans)說,歐洲對中國言行要一致是學到的教訓之一。

團結發聲、擬定全面策略

沃特曼斯屬於復興歐洲政團,分別於2021、2023年擔任歐洲議會的新歐盟-中國策略、關於歐中關係建議的報告員。她直言,若歐洲對中國的言行不一致,就會面臨被分化的風險,「如同我們過去幾年所見」,並稱仍缺乏一份歐盟對中國的戰略,且2019年版本對中國的定位,是5年前的事實描述。

「關於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還有如何接觸他們,我們缺乏有這些目標的全面長期戰略」,沃特曼斯表示,這就是為何自己在2021、2023年的報告中,呼籲歐盟對日益武斷、獨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制定一份戰略,且要明確聚焦人權,還需要歐洲一致聲音,並去風險。

沃特曼斯說,自己歡迎去風險想法,因其正確強調要減少依賴,同時平衡貿易關係,但接著必須採取具體措施,像是歐盟執委會提出的經濟安全策略。她提到,現在歐盟執委會帶頭引導歐盟做法的情況增加,所以執委會要與歐洲議會協商,提出全面且一致的對中國長期策略。

沃特曼斯向MERICS強調:「我們需要確定歐盟理事會支持此戰略,還有成員國不會因經濟利益而有自己的玩法。我們不能讓自己在面對中國時分裂。」此外,史泰茲4月所寫報告指出,歐洲議會各政團的共識為,中國愈來愈被視為主要挑戰,且不能低估歐洲議會選舉的影響,因為牽涉是否繼續推動去風險。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