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改選右傾 綠色和平:不影響歐盟減碳政策 籲抗氣候通膨

歐洲議會選舉落幕,反對嚴格氣候政策的極右勢力大有斬獲,恐影響歐盟氣候政策。對此,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天(11日)表示,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反映民眾不滿生活成本上升,台灣應做為借鏡,將生活成本納入減碳政策考量,否則未來恐面對不可逆的氣候通膨。

歐洲議會改選,極右勢力席次大有斬獲,這些極右翼政黨主張放鬆甚至取消現有的氣候政策,強調國家主權與經濟利益應優於環保行動,外界認為歐盟的氣候政策將遇到重大阻力,政策恐因此調整或放緩,進而影響氣候變遷的全球治理與協調。

對此,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11日受訪表示,針對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歐盟智庫研究員等受訪皆提到,歐洲民眾並未質疑氣候變遷的重要性,民眾在這次選舉中的投票理由可能大部分來自於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受到加薩、俄烏戰爭等區域情勢影響,因此選擇相對保守的政黨,但歐洲議會不太可能去改變現有歐盟「55套案」下包含「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減碳政策。

徐祥誠指出,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台灣應看到的是民眾的生活成本應被納入減碳政策制定考量,否則台灣將面臨不可逆的氣候通膨問題。他說:『(原音)氣候變遷惡化對於台灣經濟的影響其實有點像是溫水煮青蛙,它們對於台灣農業的影響是已經造成了通膨問題,而且這個情況將會持續惡化,如果台灣不積極的去減碳,未來我們要面對的就會是不可逆的氣候通膨。』

徐祥誠進一步說明,去年雞蛋減產以及近年氣候變遷對於台灣蔬果、農作物產量的影響,便是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氣候通膨問題,氣候通膨導致的經濟影響未來恐會持續擴大並惡化。

徐祥誠表示,綠色和平呼籲政府參考美國「降低通膨法案」,推出氣候與經濟雙贏的政策,以鼓勵性的方式促使企業與民眾共同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發展,如此不僅能減少企業或民眾的能源使用成本,也降低民眾生活負擔,更重要的是可讓台灣加速減碳。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歐洲議會選舉 捷克投票率創新高、反對黨獲最高票
歐洲議會選舉 加薩戰爭重塑左派政治
西班牙執政黨歐洲議會大選勝出 成功阻止極右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