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改選 俄發動AI假訊息戰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歐洲議會6日起展開為期4天的換屆選舉,為對抗充斥網路的大量假訊息,歐盟與數個成員國已設立專責單位調查,並發現俄羅斯利用人工智慧(AI)製造「分身」與深偽等技術,增強假訊息可信度,衝擊這場全球規模第二大的民主選舉。

仿冒知名媒體 誤導群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指出,歐盟3.73億選民即將前往投票所,但大量假訊息「正席捲歐洲大陸」。雖然這並非俄國首次利用假訊息干預選舉,但其手段日益複雜;美國網路安全公司「SentinelOne」首席安全顧問賴特直言,AI與深偽已成為假訊息製造者的首選工具。

「SentinelOne」日前與非政府組織「歐洲聯盟假訊息實驗室」(EU DisinfoLab)合作,發現一個自2022年就在歐洲運作的俄國影響力網路「分身」(Doppelganger),仿冒英國《衛報》、德國《畫報》等歐洲知名媒體,用以傳播假訊息與誤導性言論,企圖影響歐洲輿論。

歐盟執委會打擊假訊息組織「歐洲數位媒體監察中心」(EDMO)指出,過去一年內,除烏俄與以哈戰爭假訊息外,氣候變遷已成為第2大假訊息主題。EDMO秘書長戈里指出,散播有關氣候危機的假訊息,符合俄國地緣政治目標,因為該國能源出口正因烏俄戰爭引發的西方制裁受阻。

報導指出,這些網路假訊息已滲透到歐洲議會內,部分政治人物甚至分享假訊息內容,拉抬自身選情,這也可能影響歐盟內部有關氣候、環境與農業政策的立法方向。

義情報示警 俄中干預選舉

歐盟也利用去年上路的《數位服務法》,打擊非法內容、誤導性廣告與假訊息,同時推動新法,要求大型社群平臺必須確認訊息真偽。歐盟執委會日前也要求「Meta」著手調查其下社群平臺「臉書」與Instagram,關於歐洲議會選舉的假訊息問題。

此外,「七大工業國集團」(G7)與義大利的網安小組,近期分別提出警告,指控「外國勢力」企圖以混合戰手段,干預本次歐洲議會選舉;義國情報單位更直接點名俄國與中共,以複雜手段與技術,企圖操縱義大利輿論。

氣候變遷成為俄國企圖影響歐洲選舉的假訊息主題之一。圖為選舉前夕,柏林舉行示威活動呼籲推動綠色倡議。(達志影像/路透社)

歐洲議會5年一度的改選6日起跑,選舉結果將牽動歐盟高層人事更迭及政策方向。 (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