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戰右派政黨席次增 分析師指對俄烏態度不會改變

俄烏開戰以來就力主支援烏克蘭的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2人各自領導的政黨聯盟,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成績都不理想。

而除了法國國民聯盟、德國另類選擇、義大利兄弟黨等右派政黨成績亮眼外,包括歐洲保守派改革黨(ECR)及認同與民主黨(ID)席次都比上屆增加,兩者合計席次與最大的歐洲人民黨差距不大。兩者會不會結盟也成為選後話題之一,但有分析家對此持懷疑態度。

歐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蘇菲亞魯薩克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烏俄問題,歐洲保守派改革黨非常支持烏克蘭,而認同與民主黨對俄羅斯友好,這個分歧非常強烈。」

分析家指出,歐洲議會理論上是最高民意機關,但外交政策方向仍舊是各國元首組成的歐洲理事會說了算,執行面則由執委會全權負責。

但各國的選舉結果顯示各自的政治板塊消長,因此這些總統、總理以及部長級官員組成的執委會決定政策時,還是必須考慮自己國內的民意反應。

政治與制度研究所(EPC)主任克里娜史塔圖拉說:「還有許多和制度改革有關的領域,例如吸收新會員國,甚至是歐洲防禦,無論是什麼等級的防禦都可能面臨風險。另外還有對於烏克蘭的支持,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比方說德國另類選擇或是匈牙利青年聯盟都游移不定,一旦他們確定方針,他們手上還是有牌可打,來影響相關的決策。」

也因此,在烏克蘭問題上與歐盟尖銳對立的俄羅斯,目前為止的反應也僅止於「持續觀察」。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指出,「向右轉的傾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目前儘管挺歐盟派仍居於領先,但右派各政黨已經急起直追,因此我方還是會密切關注情勢發展。」

分析家指出,歐洲議會選舉雖然屬於全歐洲層級,但選民投票時思考的往往還是民生、經濟、大批外來移民湧入等切身相關的國內問題。

蘇菲亞魯薩克認為,「右派政黨主打移民以及綠能政策,他們的說法就是,看看歐盟怎麼惡搞你們的生活,讓你們過不下去還要你們交錢。」

同樣也由右派政黨獲勝的希臘,民眾認為當既有體制無法解決通膨與移民問題,在痛苦指數高漲的壓力下,右派甚至極右派政黨都會在選舉中得利,這是1930年代德國納粹掌權以來,歐洲政治不變的方向。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歐議會通過最大氣候政策改革 高碳排進口貨物擬課碳費
馬克宏推「歐洲政治共同體」 保護歐盟邊緣國
歐議會選舉登場 4億選民決定歐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