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 加薩戰爭重塑左派政治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在6月10日落幕,分析指出,歐洲各左翼政黨對加薩戰爭不同的立場,影響其獲得的席次,也重塑歐洲左派在選後的政治生態。

選舉落幕 極左極右勢漲重塑歐洲政策格局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在6月10日落幕,儘管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EPP)穩定過半,但是極右翼政黨的席位大幅增加獲得關注,極左翼政黨也大有斬獲,這是對歐盟持懷疑的政治勢力增長,可能對歐洲未來的方向增加不確定性。

荷蘭拉德堡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社會學家阿扎巴爾(Samira Azabar)表示:「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在這次大選中崛起,將重塑歐洲的政策格局和多黨力量的平衡。」她指出,這可能會影響歐盟對以色列的立場,在國家層級推動對以巴衝突更具有決定力量的重要決策。

歐洲議會選舉傳統上關注生活成本、農業政策、氣候變遷和歐盟移民政策等議題。但是在這次的歐洲議會大選前,巴勒斯坦成為選民關心的最新話題之一。

比利時左翼工人黨(Workers' Party)、競選連任歐洲議員的博滕加(Marc Botenga)表示:「在全國各地競選時,我看到人們談論購買力、氣候變遷和移民等傳統選舉話題。但是今年,有關巴勒斯坦的討論成為一個重要話題。」

加薩戰爭 歐洲選舉試金石

自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於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跨境攻擊,引發加薩戰爭並持續至今,歐洲境內的穆斯林少數群體與左傾選民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明顯提升,他們也認為歐洲主流國家對以哈衝突存在雙重標準。

歐洲議員博滕加說:「我認為歐盟公民已看到建制派政治家非常喜歡談論烏克蘭,並表示歐盟確實需要持續支持烏克蘭,為他們提供武器和資金來贏得戰爭。但是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虛偽和雙重標準。人們希望這一切能夠獲得改變。」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引述歐洲議會一名工作人員指出,加薩衝突以及承認巴勒斯坦作為一個國家,已成為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的試金石。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在競選活動中談論人權和氣候正義,但是對於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加薩的行動保持沈默的候選人,顯示他們的政治議程展現的不一致。」

另一位歐洲官員表示:「對於歐洲中間派政客來說,烏克蘭是一次輕鬆的道德勝利,他們很高興批評俄羅斯對其鄰國烏克蘭所犯下的戰爭罪行。但是當以色列殺害巴勒斯坦平民時,卻突然噤聲。」

支持巴勒斯坦政黨 得票率提升

此外,從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可以看出支持巴勒斯坦的歐洲左翼政黨得票率明顯提升。

極左翼「不屈法國」(LFI)在這次投票中的得票率,與上一屆2019年的歐洲選舉相比有所提高,從8.3%提高到8.7%。該黨尋求對以色列武器禁運、實施制裁,並承認巴勒斯坦國。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Aix Marseille)歷史學家雪莉妮-龐特(Blandine Chelini-Pont)表示,「不屈法國」的競選活動以親巴勒斯坦立場為中心,以此贏得穆斯林和激進左翼選民的支持。

在德國方面,左派黨(Die Linke)、瓦根克奈希特聯盟(Sahra Wagenknecht Alliance ,BSW)、歐洲黨(Volt)和歐洲現實不服從陣線(Mera25)等左翼政黨在加薩戰爭中支持巴勒斯坦,其中BSW並希望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明顯與德國社民黨(SPD)、綠黨(GRÜNE)和自民黨(FDP)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加薩戰爭的立場大相逕庭。

這些德國左翼政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除了Mera25未獲有席次外,其餘各黨皆有斬獲。

支持聯合政府政策 左翼綠黨選舉失利

然而同樣也是左翼的綠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卻是嚴重失利,席次大減逾20席。其中在德國,德國綠黨因為支持聯合政府,對大屠殺(Holocaust)負有歷史責任而堅定地支持以色列,席次減少9席。

駐柏林的自由記者阿爾法魯克 (Timo Al-Farooq)在總部設於倫敦的泛阿拉伯媒體「新阿拉伯人」(New Arab)撰文指出,綠黨因為在政府中佔有一席之地,犧牲其和平主義理想,與該黨在德國2021年聯邦選舉前夕的競選海報上寫著「禁止向戰區提供武器和軍備」有著明顯差距,協助德國聯合政府向以色列提供僅次於美國的最大數量武器。

此外,專家指出,綠黨也受到通貨膨脹與烏克蘭及加薩等戰爭因素的影響,得票率大減。

國際特赦組織外交政策倡導者鮑米(Hussein Baoumi)表示,左翼政黨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不斷地談論巴勒斯坦問題。「對一些歐洲選民來說,巴勒斯坦問題很重要,生活成本壓力與烏克蘭戰爭對他們來說也是緊迫的問題。」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歐洲議會選舉 捷克投票率創新高、反對黨獲最高票
布林肯再赴中東斡旋 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請辭投變數
中國大學入學考完 多名考生秀巴勒斯坦國旗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