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重手打擊補貼 中國三大汽車集團7月起將被課徵關稅27%-48%

《路透》基於2023年歐盟貿易數據的計算,相當於這些中國汽車製造商增加數十億歐元的額外成本。(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Tesla)已發函文,要求歐盟對特斯拉電動車實行比其他中國電動汽車更低的關稅,理由是該公司受惠於政府支持的力度減少。

中國3大車企被課關稅27%-48%

根據《路透》報導,華盛頓宣布計劃將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4倍至100%後不到一個月,布魯塞爾6月12日宣布,加徵中國電動汽車關稅,來打擊過度補貼,針對中國3大汽車集團,比亞迪的關稅加徵17.4%,吉利加徵20%,上汽集團的關稅加徵38.1%,中國國營企業上汽集團擁有英國品牌MG。

而歐盟對各國進口車的一般關稅稅率為10%,加稅後比亞迪、吉利、上汽關稅分別為27.4%、30%、48.1%,加徵關稅的措施預計7月份實施。

《路透》基於2023年歐盟貿易數據的計算,相當於這些中國汽車製造商增加數十億歐元的額外成本,中國車商還得面對國內需求放緩和價格下跌的困境。

歐盟必須採取果斷加關稅措施,原因是歐洲車商遭遇中國對手大量低成本電動車湧入的挑戰。歐盟執委會估計,中國製電動汽車在歐盟市場的占比已經從2019 年的不到1%大幅上升至8%,如果不加以遏止,2025年佔比可能躍升至15%。

恐被中國報復,福斯近5天下挫4%

由於擔心中國報復,歐洲前幾大車商股價周三下跌,德國BMW下跌0.9%收90.26歐元,近5天跌幅為1.6%;福斯汽車下跌1.5%收109.55歐元,近5天跌幅為4%。這些德國車商的部分銷量依賴中國,寶馬等一些歐洲車商在中國造車、然後外銷歐洲,也要被歐盟徵收關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歐盟的調查是保護主義的典型案例,關稅將損害中歐經濟合作和全球汽車生產供應鏈的穩定。他強調,北京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但是中國乘聯會(CPCA)似乎不怎麼擔心,CPCA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歐盟臨時加徵關稅基本上在我們的預期之內,平均在20%左右,這對大多數中國車商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特斯拉(Tesla)、吉利和比亞迪等公司出口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未來在歐洲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崔東樹指出。

特斯拉要求歐盟對Tesla進行個別審查

不過,特斯拉還是憂心上海廠被加徵關稅的事情,《彭博》報導指出,特斯拉敦促歐盟降低從中國進口的Tesla電動汽車關稅。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表示,特斯拉要求歐盟對Tesla進行個別審查,這可能導致與所獲得的補貼對應合理的關稅。其他中國車商在今年稍晚也可以要求這類調查,以避免在現有10%關稅的基礎上被加徵21%的關稅。

要求降低關稅,攸關特斯拉上海廠的損益。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帶頭將電動汽車從中國外銷歐盟,利用上海一家超級工廠,作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特斯拉在德國組裝 Model Y多用途車款,同時從上海廠製造的Model 3轎車外銷德國。

歐盟委員會周三宣布,配合歐盟委員會調查但不屬於比亞迪、吉利、上汽的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將被徵收21%的加權平均關稅,而不配合調查的中國電動汽車商將被課徵38.1%關稅。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個人申請放榜》總缺額1.6萬創近7年次高 台大醫學系115學年招生不採英文看社會科
蔣萬安接見上海台辦主任鍾曉敏 北市府重申4原則:雙城好兩岸好
中國力邀退役軍官參加黃埔百年校慶 嚴德發回應「正統說」:校長在哪正統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