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徵中國電動車38%關稅 豬肉、乳製品恐遭北京反制

歐盟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最高38%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引發中國內部強烈反彈。

目前已有企業向有關部門提出正式申請,要求對原產於歐盟國家的豬肉和乳製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強調,「歐方的作法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中方保留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的權利。」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去(2023)年進口155萬噸豬肉,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歐洲,並以西班牙為最大供應國。

此外,歐盟也是中國第2大乳製品來源地,去年占中國總進口額的3成6。而法國、荷蘭和丹麥則是這2種農產品都相當仰賴中國市場。

中國今(2024)年1月間,已對歐盟的進口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接著可能提高歐盟大排氣量汽油車進口關稅,更不排除對歐盟農產品進行反制。

雙方貿易緊張不斷升高,已經引起歐盟農民的擔憂。不過這樣的發展,也正好替紐西蘭製造了機會。

紐西蘭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楊傑森表示,「中國作為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佔紐西蘭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是成就這個目標的關鍵因素,我認為專注於向中國市場出口更多增值產品,可以確保這種關係的長期永續成長。」

紐西蘭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乳製品供應國,一旦歐盟產品遭到中國報復,就可能轉而擴大向紐西蘭等國進口。

中國總理李強這2天正好出訪紐西蘭,並和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舉行會談,雙方除了談及人權議題外,也一致同意擴大貿易與投資合作。

紐西蘭去年對中國出口總額超過120億美元,紐國政府希望在10年內讓這個數字翻倍成長,李強已公開承諾將協助紐西蘭達成這個目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政院核定 將首度開放英豬進口
美中貿易戰 外媒:業者認為最終兩敗俱傷
根除牛黴漿菌 紐西蘭將撲殺15萬頭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