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商會質疑北京沒有振興經濟計畫 改革承諾只是空談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路透社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路透社


中國歐盟商會週三(11日)發表報告時表示,歐洲企業懷疑中國政府是否有可信計劃以提振低迷的經濟,也對長期承諾的改革是否會落實感到疑慮,這削弱了歐商在中國投資的意願。

在其最新的立場書(Position Paper)中,歐盟商會指出其1700多家成員企業中的許多公司,已逐漸接受一個現實:他們在中國面臨的問題可能已成為永久性常態,而不是新興市場轉型成長要經歷的「生長痛」。

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說:「轉折點已經出現,投資人現在更仔細檢討在中國的業務,因為經營挑戰開始超過收益。」他在立場書發表會上說:「在中國市場賺錢變得愈來愈難。」

根據歐盟執委會的數據,2023年,歐盟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比前一年下降了29%,降至64億歐元(約2273億台幣)。而歐盟商會表示,約有三分之二的成員企業在中國的獲利率已降至全球平均水準或更低。

中國歐盟商會的報告寫說:「隨著許多其他市場提供更高的可預見性和法律確定性,並提供與中國相同的投資回報,要持續對中國市場投注和以前一樣的投資水位,已經愈來愈難合理解釋。」

歐洲企業還需應對中國競爭對手獲得不公平補貼、高度政治化的商業環境、習近平主席加強的國安管制,以及長期存在的市場准入和監管障礙。

但「核心問題」仍是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在第二季經濟表現不佳後,北京執政者表示他們準備改變一貫將資金投入基礎設施的策略,轉而將新刺激措施發送到家戶消費者。然而,歐洲企業對這些承諾已感到疲倦。

報告中寫說:「在千禧年初期,外國公司普遍相信中國政府宣布的改革計劃。現在,在歷經十多年來多數承諾都未能兌現後,外界已愈來愈懷疑中國的改革承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三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將繼續推行改革,創造更具市場導向和國際化的商業環境。

但經濟學家仍在等待更具體的計劃來振興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消費市場。中共最高決策機構在7月的「三中全會」承諾將這樣做,不過缺乏實際計畫。最近推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計劃,也尚未帶來顯著效果。

歐盟商會表示,這項舊換新計劃不太可能顯著增加國內消費,因為該計劃的預算分攤到每個中國民眾,只有約210人民幣(約950台幣)。

商會主席彥辭說:「政府需要考慮如何讓中國重新成為歐洲外國直接投資的首選地。」

更多太報報導
【美選辯論事實查核3-3】川普堅持2020是他勝選 又提「吃貓」成網路話題
【美選辯論事實查核3-2】川普列舉數據又膨風 賀錦麗改支持裂解採油?
【美選辯論事實查核3-1】川普誇大經濟政績 切割2025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