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關稅 商會憂中歐經貿摩擦升級

(中央社台北13日電)歐盟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中國商業團體對歐方不顧各方勸阻、執意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行動表示非常失望和強烈不滿,並擔憂此舉將加劇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

歐盟12日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在受調查的中國3大汽車集團中,比亞迪將被加徵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因配合調查度低,將被加徵最高額38.1%關稅。

在歐盟宣布後,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中國商會」發表聲明,指對歐盟中國商會對歐委會「不顧各方勸阻」、執意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行動的做法表示非常失望和強烈不滿。

聲明指出,調查顯示,對大多中國車企而言,歐方加徵10%以上關稅即為高位區間,將對其對歐出口帶來直接負面影響。當前的17.4%到38.1%的臨時關稅區間意味著嚴峻的市場准入障礙。

聲明提到,歐方不僅嚴重損害中歐汽車企業及汽車供應鏈企業正當權益,扭曲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歐洲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還將衝擊中歐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正常經貿往來,其外溢效應更將挑戰中歐經貿關係和雙邊關係。

商會強調,歐方堅持進行調查並徵收臨時關稅作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會加劇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對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貿易和商業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代表中國企業利益的歐盟中國商會另批評歐方反補貼調查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濫用調查權,部分調查方向和領域超出反補貼調查範疇,對企業提出不合理和超出企業舉證範圍的要求,未給企業和各利益攸關方提供充足時間應答和舉證。

此外,歐方多項補貼指控存在不實成分,涉嫌「獵巫」舉動。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數次聽證會上,中企及有關方面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但歐方均未給予回應,也未糾正其錯誤做法,使聽證會形同虛設。

歐盟表示,公布加徵關稅水準後,已與中國當局聯繫,討論這些調查結果,並探討以符合世貿組織的方式解決所確定問題的可能方法。

歐盟對各國進口車的一般關稅稅率為10%,加徵這批反補貼稅將使中國電動車出口到歐盟的關稅成本增達27.4%至48.1%。

歐盟昨天說明,已與中國有關部門聯繫,以尋找可能的解決途徑,只有在按照世貿組織(WTO)規則須進行的對話,至7月4日無結果的情況下,才會暫時徵收關稅。歐盟27個成員國會在11月表決確定這項反補貼關稅。(編輯:唐佩君/張淑伶)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