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協議保障綠色消費 2026年起這些字都不能隨便用

想為環境盡一分心力的你,看到「環保」衛生紙、「碳中和」航班、「生物可分解」塑膠袋、「十年不會壞」這些產品上的廣告詞,會忍不住多看一眼,甚至多花一點錢購買嗎?

消費者很難判斷真環保還是「漂綠」,為避免不實廣告誤導消費者,歐盟達成協議,將立法規範這些關鍵字不能亂用,也否決了透過「碳抵換」(carbon offset)來宣稱產品碳中和的做法。

「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規定,若企業沒有提供相關且有公信力的環保證據,不得聲稱自家產品是「氣候中和」(climate-neutral)、「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天然」(natural)、「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生態友善」(eco-)。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規定,若企業沒有提供相關且有公信力的環保證據,不得聲稱自家產品是「氣候中和」(climate-neutral)、「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天然」(natural)、「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生態友善」(eco-)。圖片來源:Pixabay

避免漂綠 2026年起禁企業宣稱自家產品「環境友善」

歐洲議會與理事會9月針對「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Empowering Consumers for the Green Transition Directive)達成協議,規範以下事項:

  • 在沒有公信力的環境數據證明下,不得使用模糊空泛的聲明,例如「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天然」(natural)、氣候中和」(climate-neutral)、「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生態友善」(eco-)等

  • 不能利用碳抵換計畫獲得的減碳額度來宣稱其產品碳中和或低碳

  • 須經批准的認證計劃或公共機構核定,產品才能使用永續標章

  • 不能在零件還能使用的情況下促請更換零件,例如印表機墨水匣

  • 禁止不實的可維修聲明

為避免不實的產品可耐用年限聲明,歐盟協議也決定新增加延長保固標籤,以清楚顯示洗衣機或電視等產品的使用壽命,讓消費者更容易挑選耐用的產品。

根據歐洲議會資料,歐洲有高達六成的人,不知道在歐盟購買的商品至少享有兩年的保固。為了改變現況,歐洲議會議員博爾贊(Biljana Borzan)表示,等新法生效,店家跟包裝都會有清楚標示。

協議達成後,理事會跟歐洲議會需各自表決通過,才算完成立法。議會將在11月表決,新規預計2026年上路。

新法除了規範企業的環境友善聲明,也要求無論是食品、衣物或家電,企業都必須告知消費者產品的耐用度和可修復度性。圖片來源:Unsplash
新法除了規範企業的環境友善聲明,也要求無論是食品、衣物或家電,企業都必須告知消費者產品的耐用度和可修復度性。圖片來源:Unsplash

碳抵換機制備受考驗

無論是飛航,或是生產產品,都難免會排碳。近年自願性碳市場興起,銷售其他人或其他地區的減碳成果。業者購買這些碳抵換額度來抵銷產品的碳排,進而宣稱產品碳中和或氣候中和。

Euractiv》報導,氣候智庫「碳市場觀察」(Carbon Market Watch)政策負責人杜弗拉斯內(Gilles Dufrasne)表示,歐盟正向自願碳市場發出強力訊號 —— 「碳抵換時代已經結束」。

歐洲消費者聯盟(BEUC)副總幹事帕赫爾(Ursula Pachl)指出,這世上根本沒有「碳中和」的起司、塑膠瓶、飛機航班或銀行帳戶,這些都是是漂綠,讓人以為企業有在重視氣候變遷的問題。事實上,這些聲稱毫無科學根據,不應被企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