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重返印太的國際戰略觀察

日前傳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初將出訪歐洲,與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領導人會面,然而歐盟與中國的緊張卻逐步升溫。

歐洲議會4月23日通過禁止銷售強迫勞動產品法案,被外界認為劍指中國在新疆生產的太陽能板;23日歐盟對中國安檢設備公司同方威視在波蘭、荷蘭的子公司突襲檢查,24日又啟動對中國醫療採購的調查。自2023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進行調查後,雙邊頻繁出現貿易磨擦,歐盟對中國在安全與經濟議題上有越來越多直接的批評與作為。

歐盟與英國重返印太,調整對中國戰略,不僅是基於經濟發展,也有國家安全的考量。去年3月英國發布《國安、防務、發展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將2021年版報告指出中國構成英國與國際秩序各領域的「系統性挑戰」,提升為「劃時代與系統性挑戰」。

去年廣島G7峰會聯合聲明指出,將加強抵禦中國「經濟脅迫」手段,並對中國持續升高的軍事與經濟安全威脅採取行動;這代表「去風險」而非「脫鉤」不再只是美對中的經濟策略,也是G7成員國的共同戰略。

與美對中關係的態度與作為類似,歐盟國家一面強調與中國對話、交流與合作,但也一面直接地提出對中國的要求,反對單方面破壞和平的戰爭,及干預自由貿易的保護補貼政策。4月16日德國總理蕭茲二度訪中,兩國期待加強關鍵領域的高層對話與合作,而蕭茲會見習近平時指出,中國仍是德國與歐洲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公平競爭則是重要條件;也要求中國聯繫俄羅斯並敦促普丁結束俄烏戰爭。4月19日G7外長會議聲明更明確要求,中國應停止向俄羅斯提供用於軍事發展的資金與武器設備。

歐盟與G7對中國的外交措辭與舉措雖日趨強硬,但歐盟對中國的態度並非鐵板一塊,主張對中強硬的正反兩方皆理解歐洲市場對中國高度的經濟依賴。2020~2023年中國都是歐盟第1大進口國(比重占20.4%~22.4%)、第3大出口國(8.8%~10.9%),2022年歐盟自中國進口6564億美元,出口2395億,貿易逆差高達4169億美元。主張對中強硬者考量經濟利益與安全,應對中國進行「去風險」,但仍有國家基於國內消費與生產市場需要,難以輕易降低中國經濟的依賴。

此種既是合作夥伴,又是貿易競爭者及系統性對手的矛盾,不僅歐洲國家的難題,也是中國「大國外交」的挑戰。2021、2022年波羅的海三國陸續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後,原有單靠經濟往來構成的合作機制已非中國外交的萬靈丹,針對歐洲各國對自身地緣戰略的需要,中國應思索如何扮演積極角色,回應國際對俄烏戰爭和平落幕的期待;歐盟積極參與印太事務之時,中國也必須負起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

G7峰會2021~2023連續3年在聯合聲明指出:「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它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台海和平亦對中國發展不可或缺,也是國際共同利益,而台灣也願意為區域穩定、全球繁榮貢獻一己之力。

準總統賴清德25日表示:「台灣作為區域負責任的一員,同時跟國際社會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本身對國際社會包括對中國在內,就是一個善意。」期盼北京當局與台灣新政府展開對話,不僅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也向國際釋出和平訊號,展現大國外交高度及控管風險負責任的態度。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