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7月起將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25%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通知汽車製造商,7月起將對進口中國電動車臨時徵收最高可達25%的額外關稅。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徵收這項關稅,是因為歐盟認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受益於補貼,削弱了其歐洲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5月初在柏林表示,歐洲必須阻止中國向歐盟市場提供大量補貼的電動車。
馮德萊恩指出,「公平競爭很好。我們不喜歡的是,我們的市場充斥著獲得大量補貼的中國電動車。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工業。」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如果歐盟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20%的關稅,將使進口量減少四分之一,相當於40億美元的對歐出口。同時,歐盟的消費者也將為電動車支付「明顯更高的價格」。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這起反補助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
林劍批評,「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違反了市場經濟原則,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的利益」。
美國上個月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大幅提高關稅,自25%升至100%。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說:「我們不會讓中國湧入我們的市場,使美國汽車製造商無法公平競爭。」
中國一直譴責歐盟的反補貼調查,呼籲合作的同時對歐盟各國進行遊說。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上月報導稱,中國政府也正在考慮對美國和歐盟進行報復,將美歐出口中國的大排氣量汽車關稅最高提升到25%。
若此計畫實施,將使美國、歐盟與中國這三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