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海運航線半個月漲價50% 「一櫃難求」還會持續多久?

5 月本是國際海運市場傳統淡季,但今年情況有些反常,4 月底以來,歐洲、美洲航線運價漲幅普遍達到兩位數,部分航線運價暴漲近 50%,再次出現「一櫃難求」局面。

據《界面新聞》周六(18 日)報導,多位業界人士表示,此次漲價潮由紅海局勢、中國外貿企業搶出口、船東漲價等因素共同帶動,預計短期內運費仍會維持高點震盪,但運費持續大幅攀升的動力不足。

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5 月 17 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 2,520.76,較 4 月 26 日飆漲近 30%。

另外,截至 5 月 13 日,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基本港)報 2,512.14 點,較 4 月 29 日上驟漲 15.5%,美西航線(基本港)報 2,508.00 點,較 4 月 29 日勁漲 38.4%。

上海鐵亨國際物流公司市場部總監張杰表示,這輪貨櫃船運價上漲從南美航線開始,逐漸延伸到北美、西非、歐洲航線。

他說,比亞迪位於巴西卡馬薩里市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將於下半年投產,這個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包含三座工廠,短期至少需要發往南美 2 萬個貨櫃,導致市場運力出現階段性短缺。中遠海運將一部分西非航線運力調去支持南美航線,又導致西非航線運價普漲。

「多個航線的漲幅(與上月相比)甚至達到 40%~50%。比如 4 月歐洲航線一個 40 英尺貨櫃的運價為 4,000 美金左右,5 月已經漲到 6,000 美金左右的水準,有些航線艙位出現了一櫃難求的情況,出口商很難訂得到理想的船期。」張杰指出。

巴西政府自 7 月起將陸續恢復此前對中國新能源車免徵的關稅。西安漢博格森供應鏈管理公司創始人范博說,近期中國新能源車製造商發往南美的訂單突然增多,這種突發需求打破了市場平衡,進而拉高市場價格。

壹航運創始人鐘哲超則表示,此次漲價在 4 月中旬就看到一些苗頭。上月以哈戰爭外溢風險陡增,期間伊朗扣押了一艘 15,000 標準櫃的大貨櫃船,葉門叛軍胡塞也放話要把襲擊範圍從紅海擴大到地中海,為後面漲價帶來了緊張氛圍。

最近半年來,紅海亂局一直是影響國際海運市場的一大負面因素。胡塞攻擊紅海與以色列、英美有關的商船,導致不少船隻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這增加了航行時間和運費成本,也導致貨櫃難以及時回籠,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航運市場平衡。

鐘哲超還表示,往年 5 月第二周國際航運市場的出貨量就開始回落了,但是今年很反常,漲價一直持續至今。

上次國際海運費率暴漲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 年下半年起,受疫情影響,工廠、港口、碼頭復工率低,出口的貨櫃散落全球各地,回流不暢,導致供需失衡,推高運價,這種局面直到 2021 年年中才逐漸好轉。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運價上漲時間不會持續太久,預估三個月內可以緩解。張杰表示,如果沒出現其他的「黑天鵝」事件,最快 7 月底海運價格會回歸正常水準。

「鑒於歐美主要航線本輪漲幅巨大,已接近翻倍,而隨著(淡季)停航結束、航運公司新運力注入,以及電動車、電池、儲能設備短期趕貨潮結束,預料後續不存在繼續大幅上揚的市場基礎。」鐘哲超說。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