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解封時 亞洲卻因疫苗不夠陷入災難

美國及歐洲陸續解封之際,曾經令歐美稱羨的亞太地區現在又開始苦於新冠疫情的襲來;「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造成此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疫苗接種太少,說明了防範這種病毒,邊境封鎖措施固然有效,但是論「終結」則遠遠不夠。

整體而言,亞洲只有20%左右的人口接種過至少一劑疫苗,在日本,此數字不到14%,在台灣,就算論現有「總量」,則連10%都不到;而在中國,雖然已接種9億劑疫苗,但是中國人口近14億,現在廣東又有疫情攀升跡象。

報導指出,疫苗短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去年春天,當時歐美陷入慘淡,美國更因防疫「災難性失敗」,導致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染疫和死亡;因此當時歐美將希望普遍寄託在疫苗開發上,提供快速核准的管道,並砸下數十億以上的資金保住疫苗。

但在亞太地區,由於邊境管控,篩檢、或是確診足跡都很到位,不論疫情還是病歿的情況都相對不嚴重,民眾對當時的情勢普遍也感到滿意,對於大筆訂單,或是未經完整試驗的疫苗需求並不孔急,而且國內疫苗開發能力也很有限。

亞太一些政治人物早前對於疫苗的態度,甚至是向民眾強調「不用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C. Jason Wang)就說,民眾對威脅的認知意識並不高,這也就呼應在政府的作為上。

其他原因還包括疫苗配送時,考量的是當地疫情狀況;以及物流或是製造過程中的延遲等,影響亞太地區獲得疫苗。亞太地區也有接種猶疑的問題,例如中國自己的疫苗,自己人也未必想買單。

更重要的是,沒有控制到疫苗生產及出口,反而是受制於人的狀況,也是原因之一,導致大筆訂單到現在只存於紙上,而非實際交付,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時,原有25萬劑AZ疫苗要出口到澳洲,就被義大利擋下。

澳洲國立大學微生物學教授科里尼安(Peter Collignon)更直指:「現實就是,製造疫苗的地方正在為他們自己囤積疫苗」。

報導總結,指曾靠封鎖措施防疫成功的亞太地區今年最可以預測的未來前景就是:病毒並沒有被擊敗,而且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被擊敗。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亞裔難進美國職場管理層 華人學者曝1原因
Delta變異病毒株症狀像重感冒:頭痛、喉嚨痛、流鼻涕
紐約客談/楊安澤民調持續跌 亞裔身分或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