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風暴的曙光

上月歐美銀行接連爆發財務危機,從美國的中型銀行如矽谷銀行(SVB)、第一共和銀行(FRC)等開始引爆,再到歐洲的大型金融集團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市場波動錯綜複雜,風險擴散貌似一觸即發,不過,歐美監管機構反應迅速,已大幅降低了危機溢出的風險。如果持續處理得當,風波可能接近尾聲,而非另一危機的先兆。

金融體系的關鍵是信心、信譽與信用。從大敘事來看,這次歐美銀行風暴的根源在於政府:一方面美國聯準會一年內快速升息19碼(4.75%),造成不少中小銀行持有債券部位出現未實現損失;而另一方面瑞士一反長年以來的中立主義政策,在俄烏衝突後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使得一些大額國外存款流失。其後在瑞士央行主導瑞銀(UBS)併購瑞信的交易中,又讓瑞信將160億瑞郎的AT1(額外一級資本)債券減計為零,造成投資人杯弓蛇影,金融類股大幅震盪。

然而美國數千家銀行,受資產管理不當而受快速升息影響的畢竟是少數。瑞士政府中立政策的改變,也未造成該國所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至於AT1債券在瑞信事件中的「自我拯救」(bail-in)作用,符合AT1債券發行條款的資本補充特性,只是過去一直被投資者所輕忽。

細究這些爆出資本和流動性問題的銀行,都有自身存在的內部控管瑕疵。美國一些中小銀行由於貸款需求不足,把閒置資金大比例配置於美債等長年期資產,結果升息期間出現浮虧,並在流動性緊張時套現賣出而產生實現虧損。至於瑞信早在過去數年就面對不同類型的投資爆雷問題,資產管理效能不佳的內控問題一再拖延,才終於在風險傳導下淪落至被收購的命運。

事實上,由於國際監管要求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已大幅提升,推動銀行、保險業的資本實力更充裕、資本工具的品質更高。在美國有財政部的協助、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障、聯準會貼現窗口多重監管措施,在瑞士也有央行的擔保及主導併購。固然風暴之中,投資氣氛受到打擊,信心有待修復,但當機立斷作為使當下風暴並未傳導到其他經濟領域。

不過,即使風波就此打住,危機不再蔓延,歐美金融監理當局也不應該浪費這場危機。以資本與流動性水平來看,美國部分中小銀行僅達監管下限,遠不及大型銀行資本結構的多元化,一旦市況逆轉就容易出現償付能力不足問題。未來是否應參考金融海嘯後對系統性重要銀行的要求,對大中小銀行統一採行更具穿透性的監管?而瑞信的垮台也再次提醒金融業公司治理的重要,追逐短期目標不應犧牲核心資本的長遠規畫。創投、私募等投資銀行業務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之間,也應該更清晰明確建立風險管理防火牆。

風暴離去已見曙光,但期待瞬間雨過天晴卻也不切實際。歐美金融體系受損的信心、信譽與信用是否能快速恢復,尚待時間考驗。畢竟,正在打開各種金融開放進程的中國大陸,也在一旁整暇以待,極有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信用體系的有力競爭者。(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