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不在布達佩斯,也沒有飯店

導演威斯安德森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敘述發生在虛構的祖部羅卡共和國,位於歐洲阿爾卑斯山下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傳奇。身為德州人的導演威斯,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搜尋了無數富麗堂皇的歐洲飯店照片,以便吻合他心目中這座飯店的美學(1960年代的風格)。他最後體認到,要在現實中找到這樣的飯店,非常難。

結果有一天,他找到一處地方,充滿了老式好萊塢風格。問題是這地方並不大、也不在布達佩斯,甚至根本不是飯店;這地方是購物中心。



這間1913年、位於德國東部城市哥利茲的購物中心,已經荒廢多年了。佔地7300平方公尺、造型有如洞穴般的百貨公司,打從2009年遇到財務危機後,便已經閒置至今。



威斯只來到這裡看了一眼,就深深愛上大理石柱的建築風格,以及玻璃天花板的細緻裝飾,還有彎曲造型的樓梯,馬上決定這地方就是他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中許多飯店的內部場景,都是在這間百貨公司拍攝的。場景設計另外搭建了假牆壁,營造出1960年代的風格,以便之後他們可以拍攝飯店在輝煌時期的1930年代情節。

「這真的超現實。」片中飾演門僮的演員Tony Revolori說,「我們在大廳拍了好多場戲,最後這地方變成我們在哥利茲的第二個家。」



當然逼真的場景,也有助於演員投入劇情當中,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演出。「置身其中,很少會想到自己是演員。因為這不是綠幕合成,不用憑空想像,一切就在眼前,真實無比。」導演威斯太喜歡這個地方,甚至想自掏腰包買下來,不過當地企業Winifried Stoecker搶先他一步。



目前這地方原本累積多年的灰塵,因為電影拍攝的緣故,全部打掃乾淨了。不過在高樓層的地方,還是可以看到電影拍攝的痕跡(因為重新塗上油漆)。目前到底這裡的命運會如何,是否會重新營業,仍然是未知數。在哥利茲市,到處都有標示「《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拍攝場景」。場勘經理Klaus Darrelmann在當地找了數以百計的場景,提供電影拍攝之用,成為片中虛構的小鎮。





電影一開頭進入小鎮的那片公墓,在當地一眼就能認出來。只不過公墓後方是積滿灰塵的停車場,全靠特效小組在後製作階段用電腦數位,把美麗的市景合呈上去。







至於雄偉的市政府,大多數時候都不對外開放,只有偶爾舉辦活動時才能一窺內部,是片中莫瑞亞伯拉罕和裘德洛共進晚餐的地方。市政府的外觀,也是片中大飯店外頭、停滿汽車的停車場背景。



市區內還有一個地方,最後也出現在電影中,就是殘破的公共浴室。這裡打從1996年就關閉至今,詭異的氣氛非常適合拍攝恐怖片。但為了導演威斯又重新開放,打造成片中飯店的Spa,因為挑高的天花板、磚造的牆壁、斑駁的痕跡,非常吻合劇本的1960年代風格。



至於市長本人的辦公室,也出現在電影中,就是傑夫高布倫飾演的律師辦公室。眼尖的人都不難發現,這地方最近有好多電影來取景,像是《為愛朗讀》、《環遊世界80天》、《偷書賊》等,好多市民也充當臨時演員。

根據市長辦公室的估計,《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來此拍攝取景,替當地至少貢獻了五百萬歐元。而且當地還有一間店因此得到最大的受惠,那就是Anemone Muller-Grossman的咖啡店。這間小店老闆在導演威斯的提議下,烘焙出貫穿全片的三層泡芙堆疊甜點。原本答應支援拍片的法國麵包師因故請辭後,導演威斯因為愛上這間小店的自製巧克力甜點,因而向老闆開口求助。



Anemone自己都承認,要做出專門替電影研發的這款甜點,還要做上兩千個,實在不是太著迷的差事。而且冰泡芙裡頭要填滿巧克力與奶油,直說實在是太甜了,「這款甜點看起來比實際吃起來要更美味。」

但是如果觀眾造訪這間位於哥利茲市十五公里外的咖啡館,菜單上是找不到這款甜點的。但如果你低聲下氣拜託的話,老闆會考慮拿出導演威斯構思這款甜點的手稿,讓你瞧一瞧。雖然不能住進布達佩斯大飯店,但是穿過捷克邊境,會來到卡羅維瓦利,這是有名的Spa小鎮,也是整部片的靈感來源,可以搭乘電纜車遊歷街頭。



威斯自己在富麗堂皇的普普大飯店(Grand Hotel Pupp),拍了無數張照片當做藍本。整間飯店共有八棟建築物、220個房間、賭場、高級餐廳、養生Spa,也是每年Karlovy Varla影展的舉辦地。這裡,應該是最接近「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地方了,完全是片中雷夫范恩斯準備客人大駕光臨的所在。

(原文翻譯自Yahoo!美國電影/翻譯:翁健偉)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

video_id: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