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備巡禮】戰車主動防禦系統
文:李思平
自從世界第1輛戰車在1916年投入戰場之後,反戰車武器的發展就從未停下腳步過,但在絕大部分的戰史中,反戰車武器僅能勉強維持戰車與反戰車間的平衡,但這個天秤卻因為20世紀中期開始問世的反戰車飛彈出現而失衡。
一向被認為在開闊地上所向披靡的戰車,卻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的短短20天內,超過800輛以色列戰車和裝甲車被俄製9M14反戰車飛彈(北約編號AT-3)摧毀,而此役也讓俄製反戰車飛彈聲名大噪。但儘管在後半個世紀中,戰車的應用以及地位雖然仍屹立不搖,然而在本世紀近10年來的衝突中,卻可以發現戰車不得不改變固有的作戰方式,同時加裝了許多新科技以反制反戰車飛彈,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主動防禦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APS)。
主動防禦系統並非全新的概念或科技,而是一種美、俄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的防禦手段,有趣的是,相較於俄國的鴨子划水,美國的研發過程卻走走停停,往往落得曇花一現,因此第1款投入實戰的主動防禦系統為俄羅斯所屬,但真正擁有最豐富實戰經驗的卻是本世紀才開始投入APS研發的以色列,因此接下來會介紹幾款俄羅斯和以色列開發的知名主動防系統。
俄製「畫眉鳥」系統
全世界第1款投入實用化的APS是於1977~1978年由前蘇聯KBP圖拉儀器設計局所研發的畫眉鳥主動防禦系統(Drozd APS),該系統在砲塔兩側各備有4枚107公厘攔截火箭、2具24.5 Ghz都普勒雷達總成以及砲塔後的電子元件總成,並能攔截雙邊各40度(砲塔前共80度)、負6~20度的防禦扇區。
畫眉鳥對來襲物的速度範圍設定在70m/s─700m/s間,當偵測到物體飛往砲塔正面80度夾角內時,電腦從330m外開始追蹤來襲物,判定觸發條件以及運算完成後,發射負責該扇區的攔截火箭,於距離自身6─7m處攔截引爆,創造出一個每平方公尺佈滿以1600m/s速度行進的120枚3公克破片的30度錐體殺傷範圍,藉此攔截、摧毀來襲彈頭。
而畫眉鳥也是全世界第1套經過實戰驗證的APS,在阿富汗戰爭時期,試裝畫眉鳥的蘇聯陸軍T-55戰車,雖然對RPG彈頭的攔截率高達80%,但其雷達卻時常誤判目標(如70~700m/s的子彈),導致極高的間接傷害,且單套要價3萬美元(1970年代T-55戰車僅要價11.5萬),因此最終前蘇聯陸軍並沒有採用畫眉鳥APS。
俄製「競技場」系統
相較於定向於砲塔前方80度的畫眉鳥,俄羅斯KBM設計局在1993年開始設計的競技場(Arena APS),則是分成22─26片安放在砲塔周遭,提供系統廣達水平270度、高低達-5~25度的攔截範圍,同時也比定向布局獲得更高的反應力,因為在偵測到來襲物後不再需要轉動砲塔,而是彈射出特定角度的攔截彈後即可。
此外,競技場APS的攔截彈也嘗試減少間接傷害,相較於畫眉鳥直接引爆107mm攔截火箭而產生了大量向外的破片,競技場是在特定角度彈起定向炸藥片,引爆後只沿著特定的角度向下噴發破片,但這樣的形式仍可能殺傷路徑上倒臥的士兵。儘管競技場系統防護面積大、性能卓越,但卻因為俄國經濟因素並未大量使用。
俄製「阿富汗石」系統
阿富汗石(Afghanit APS)是俄國最新研製的主動防禦系統,主要搭載於阿瑪塔(Armata)重型通用履帶平台和庫爾干人通用履帶平台之上。在布局上阿富汗石與畫眉鳥較為相近,攔截彈能防護砲塔前120度的範圍,共備彈10枚,但卻擁有更高精準度、低誤判率,並將可攔截彈體速度提高到1700m/s(未來可能升級至3000m/s)同時增強攔截彈破片的殺傷力,以致於達到宣稱可以攔截動能彈的效果。
根據俄媒《Izvestia日報》報導,裝置於T-14戰車上的阿富汗石APS已經在2016年的測試中展現出攔截衰變鈾(DU)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的能力,令在半空中攔截高速穿甲彈成為現實,倘若系統持續精進,且北約戰車與搭載該APS的俄羅斯戰車對抗,北約戰車很可能會居於劣勢。
以色列製「戰利品」系統
以色列拉斐爾(Rafael)所製造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Trophy APS)目前廣泛安裝於虎賁Mk4戰車(Merkava 4)上的重型戰利品系統,全重僅454公斤,搭載2具能各負責210度的獨立轉向多重成形穿透彈(MEFP)攔截彈發射器,並由4面各負責45度角的毫米波雷達導引,能同時應付來自左/右半邊的目標,而一旦判讀來襲飛彈有威脅性後,發射器便會引爆多重成形穿透彈,並與集中破片的形式摧毀威脅,而戰利品還配備有自動裝填機,使每邊發射器共可發射6次。
而在所有的APS系統中,戰利品是當今實戰經驗最豐富的APS,且也改變了以色列裝甲部隊的命運,戰利品第1次實戰紀錄是在2011年3月的加薩行動中,裝置在1輛馳車上的戰利品APS成功攔截了1發RPG29火箭彈,從而使車體本身和4名車組員都毫髮無傷,在2012年8月時,擁有同樣配備的馳車也在加薩中央區域成功攔截了1發反戰車飛彈。據拉斐爾陸地暨海上系統部長Giora Katz指出,在2014年加薩衝突的3周行動中,戰利品APS成功攔截多達數10枚火箭彈與飛彈,且沒有任何一次漏接或假警報,並成功地讓全車人員毫髮無損地從戰鬥中存活。
此外,據當時參戰的以色列戰車營副營長沃克少校表示,是否配備主動防禦系統最先且最顯著的差異,就是車長的果敢程度,以往車長往往採取更保守的行動,並試圖讓戰車在戰場上躲藏,或保持在反戰車飛彈的射程之外以避免被攻擊,但在擁有戰利品APS之後,便可以發現戰車部隊採取了更具攻擊性、風險更高的行動。在見到了戰利品的實戰成績之後,美國陸軍和陸戰隊都正在測試將戰利品安裝上M1艾布蘭戰車的可行性。
以色列製「鐵拳」系統
根據以色列軍工業(IMI)宣稱,鐵拳(Iron Fist APS)整合軟殺與硬殺組合,在感測系統上,鐵拳結合紅外線與雷達感測器,提供車組員強化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針對潛在威脅的早期預警能力,一旦偵知威脅,系統便會開始實施光電干擾、投射煙幕彈等,倘若威脅已經近破,鐵拳還可使用兩邊各1具的雙聯攔截彈發射器實施近迫攔截。
與其他系統較為不同的是,鐵拳採用的是以爆炸波而非破片或爆炸成型穿透體的攔截彈,因此在引爆時僅含有少量的破片,能大幅降低間接傷害,但因為攔截彈的引爆點控制在來彈的側面,因此引爆時將可摧毀火箭彈的引信、飛彈的尋標器甚至令動能穿甲彈產生折斷或偏轉,從而降低載具所受到的傷害。
原先以色列將鐵拳列為是安裝於雌虎裝甲車的APS,但後來以色列仍選擇實戰經驗較為豐富的戰利品,但鐵拳並非沒有機會投入軍事應用之中,在美國的主動防禦系統和模組化防禦系統(MAPS)開發之中,鐵拳就被納入參考選項,且未來也可能被美國M2布萊德雷步兵戰鬥車所搭載。
荷蘭可能成為第1個引進車載主動防護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 APS)的北約國家,英航太公司負責整合「鐵拳式」(Iron Fist)系統(由以色列IMI公司所製作),安裝到 CV90步兵戰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