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山雨欲來的經濟大蕭條 台灣應盡快進入全國總動員狀態

股市投資和經營公司、治理國家,甚至只是家戶的計劃一樣,都要有風險管理的概念: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你有沒有辦法活下去,有沒有辦法保有資本,明天再回來?(攝影/趙世勳)

武漢肺炎疫情在歐美擴散開來,上星期可以說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最為動盪的一週,現在疫情看不到盡頭,卻對經濟活動起了冷凍的作用。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在白宮宣布,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美進入緊急狀態,並將依法動用行政權力與50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指揮調度各地的救災防疫,也將投入資金幫助經濟復甦;此舉激勵前一天重挫10%的美股道瓊指數,在川普宣布病毒檢測措施後,在收盤前半小時回魂式大幅反彈至收盤,上漲約10%。

白宮宣布500億美元救災防疫

在此同時,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表示,與白宮、參議院已達成共識,將通過民主黨提出的「家庭優先─回應冠狀病毒」法案,將花費數百億美元補助帶薪病假、失業保險和糧食券等措施,應對疫情變化。

只是這些因應防疫的聯邦資金可以抵擋冠狀病毒嗎?我們現在看到瘟疫造成的生產和消費的衝擊,在於人不敢出門。中國和南韓的防疫出現成果,是因為社會隔離的關係,不是因為病毒消失的緣故。只要世界上主要國家,不採行這樣的強力控管,病毒就會繞著地球跑,中國就沒有拿下口罩的一天。有些膽子大的,現在敢出門,但要恢復到瘟疫前的景況,不可能。就算現在敢出門,也不敢像以前一樣,放膽消費。

換句話說,只要病毒在的一天,保守行事,就會是社會的主流生存之道,不管是美國、台灣,還是中國,都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要好就有難度。

而股市自然不能和實體經濟脫鉤,這讓我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現在的股市現狀。

危機入市還要再等等...

資產的鑑價,可以簡單地用(現金流)/(利率─現金成長率)來解釋,當景氣好的時候,現金和成長率的上升,都會帶動資產上升,這個關係,符合一般人的直覺,越賺錢的公司,股價自然越高。而所謂的資金行情,就是因為利率在分母,所以利率水準越低,股價也越高。

在武漢肺炎一開始的時候,疫情僅限於中國,世界的金融市場,還看不清楚冠狀病毒對現金流及成長率的影響,而只看到從中國人民銀行及週遭國家央行所製造出來的資金行情,有些投資人也抱持美國聯準會隨時準備降息的信心,所以金融市場的鑑價,完全由利率水準推動。

美股因而在2月達到歷史高點。但從南韓義大利的災情開始,全球投資人,突然發現這場瘟疫,會對現金流和成長率,有深遠的負面影響,股災於是隨著瘟疫肆虐全球。

短期的巨幅波動,說明了投資人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想要危機入市的投資人,最好是再等等,現在的股市是賭場,不是正常的股市。

但投資人不確定在哪裡?

會是延長的年假?還是經濟大蕭條?

第一種假設,這是一個延長的年假,等到疫情控制住了,一切都會迅速而瘋狂地補回來?這是一個可能,如果冠狀病毒在天氣、疫苗、解藥等的控制下消失,就會是這樣的驚險結局,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應對這樣的可能結果,政府的任務,在於把錢打入家戶,打入中小企業,讓個人和商家,都有保命錢可以撐過這個意外的漫長年假。所以錢要發下去,而且不是用消費卷這種間接的方式,要直接發現金,稅也要馬上減,各地政府要派出大隊工作人員,居中協調租金、薪水等的妥協方案,政府用實際的獎勵方案,逼迫租賃市場、勞動市場及貨品市場的合約雙方,各退一步,讓大家可以撐過危機。

武漢肺炎如果是這種結局,現在的危機入市,就會大賺一筆。

第二種假設,如果這不是延長的年假,而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重演,那又會什麼結果?因為從歷史的教訓,所有決策者和經濟學家都知道,如果是大蕭條,那政府就不能只站在邊上看。

但政府也不能只當一個危機的折衝人、發錢者,政府非常可能要直接大幅進入經濟的生產及消費行為,因為拉長的疫情,會有一波又一波的經濟危機,而在全球地緣政治,甚至會有更大的政治、軍事危機。政府在應付短期的疫情、金融危機的同時,也要準備全國總動員的計劃。

山雨欲來的金融風暴

中國復工的困難,加上病毒從疫區再度傳回封城的地方這個現象來看,瘟疫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可能不是延長的年假,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家限制外國人入境或是提高入境要求,美國甚至切斷歐洲航班,一旦封城鎖國,要城門大開,只能靠控制住病毒,但全球要做到病毒消失的程度,恐怕不是短期內可以達成的。

下一個引爆的地方會是銀行倒閉的金融風暴。

承平時期,擔憂政府債台高築,理所當然,但如果危機進到下一個階段,政府債務絕對是最不需要考慮的地方。央行要大灑錢,利率一路貫到零也在所不惜,市場流動性一定要不計代價的維持。財政部要準備接手商業銀行,要擔保巨大部位的金融交易,以確保金融市場還能持續運行,更重要的是,透過撐住銀行來撐住企業。

全國總動員!「擴軍」是重點

口罩的公民合作模式,很快要進行到所有的民生必需品,國際貿易會縮小到我們這輩人從來沒看過的程度,因此所有台灣需要的物資,都要準備自行生產,糧食、能源和醫療用品,現在就是清點需要量和生產能量的時候。

不能生產的物資,如原油和礦砂,要維持住管道,也許該考慮出手援助已經進入經營困難的美國頁岩油,趁低購入股份,換取未來的供應。原油和礦砂,必要時要由軍艦介入運補。

全國總動員的模式,很大的一部份在於擴軍。軍事擴張有許多的好處,一是建立管理秩序的能量,二是提高總體經濟的各項需求,三是保護國家不受中國的侵略。

疫情、金融、經濟複合式危機暗藏政治風險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軍方要擬定增員及武器、軍艦增產計劃。增員的目的,主要在吸納大量的失業人口,一個新募來的兵員,代表的就是一個家庭有飯吃。同樣的,一條新軍艦的建設,也代表了無數生產員工、上游廠商的家庭不會餓死。軍事擴張的需求,會帶動總體經濟的各項需求,最後也會解決生產面的問題。

這不是異想天開的未來展望,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最後解決經濟問題的,是一場不幸的世界大戰。政治體系不穩固的國家,在疫情、金融、經濟危機的三重考驗下,充滿了無數的政治風險,政變和軍事行動,會是金融風暴後的下一波巨大變動,而中國會是那一波震動的震央。

台灣人再次面臨選擇考驗

股市投資和經營公司、治理國家,甚至只是家戶的計劃一樣,都要有風險管理的概念。作為一個肉身會死的凡人,懼怕不好結局是本性,但不能因為懼怕,反而鴕鳥式的不計劃。

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果最壞的情況下發生了,你有沒有辦法活下去,有沒有辦法保有資本,明天再回來?

危機入市,除非運用槓桿,短期最多讓你翻倍,但卻可能讓你傾家盪產,家破人亡,你要怎麼選?台灣人選對了,當初沒有危機入市,把自己身家壓在親中政客的身上。台灣人,能不能再次明智地選擇,留得青山在呢?

更多信傳媒報導
疫情擴散「避險安全港」黃金表現卻失靈 黃金王子揭金價回跌原因...
恐慌飆升!股市崩盤股民哀嚎 這檔卻因禍得福

疫情重創經濟
基隆廟口少賺7成 野柳遊客數雪崩
聯準會降息嚇壞各國 台股狂跌411點
降息將導致資金亂竄 專家:房市恐暴衝
受疫情衝擊營運 財長蘇建榮:可延期繳稅
幫忙付薪水 交通部將助6家航空貸款

 

 

相關新聞影音